Sunday, July 22, 2007

不讀古文,國將滅亡?

吃午飯時,一位同事說他早上請助理打字,助理把「橘逾淮為枳」,打成「橘逾淮為權」,枳與簡寫的權有點像,他很驚訝地問助理,「難道你沒有聽過這句成語?」助理不好意思地搖搖頭,「好像現在學校愈來愈不重視經典古文,」他很憂心地說。座上老師每個人都有這種經驗,七嘴八舌,笑完了,大家突然安靜下來——警覺到一個不重視自己文字和文化根源的國家是要滅亡的。

其實中文是非常有趣的文字,如霍去病院,姜子牙醫,呂洞賓館,又如品字三個口,寧添一斗,不添一口,晶字三個日,常將有日思無日,都是非常美妙的運用字的組合。記得有一次我帶學生去山地服務,下山時學生都很餓,坐在第一排的男生大叫,「老師,前面有割包。」,大家一聽,立刻流口水,我說,「好、好、好,老師請吃割包。」我們滿懷希望衝到店門口,一看,不是餐廳,是一間很舊的西藥房,他牆壁上寫的是「割包——」下面的字被樹擋掉了。就這一字之差,我們一路餓到平地才吃到飯。

過去中國人有「一經傳家」之說,王鼎鈞說,在現代家庭這「一經」恐怕變成牛「津」字典了,令人心酸。他說文字最大用處是增加青年人的厚度,使他們老了以後靈魂有自己的故鄉。關於前者,南懷瑾老師曾舉過一個例子:有一次歐陽修與兩個年輕的翰林看到一匹馬狂奔,踩死路上一隻狗,歐陽修便叫他們描述一下剛才的事,一個說「有犬臥於通衢,逸馬蹄而殺之」,另一個說,「馬逸於街衢,臥犬遭之而斃」歐陽修的功力當然比他們好,他說「逸馬殺犬於道」,這六個字就把整個過程交待清楚了。寫文章要精簡其實必須要有古文根基。對於後者,我自己現在已有這個感覺,我發現最近去搭高鐵時,帶的都是《古文觀止》,在很吵雜的環境下,這是唯一能看得下的書。也許是人生閱歷多了,看古書常有心有戚戚焉的感覺,例如鄭板橋之歷覽三首「歷覽名臣與佞臣,讀書同慕古賢人,烏紗略戴心情變,黃閣旋登面目新」現在的官不正是這樣嗎?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,過去極力反對的,現在搖身一變,歌功頌德起來了。

我父親常感嘆「好人不長命,禍害遺千年」,有一天看到杜甫說,「自古聖賢皆薄命,姦雄惡少皆封侯」。如果古人也是這樣,你還氣什麼呢?反而是在看《左傳》「燭之武退秦師」與《戰國策》「魯仲連義不帝秦」,及「唐雎不辱使命」時,覺得現代的外交官一定要讀古文。燭之武和魯仲連真是一流的口才,一流的膽識,尤其是唐雎為安陵君劫秦王,敢跟不可一世的秦王說「伏屍二人,流血五步,天下縞素」敢挺劍而起,嚇得秦王長跪而謝,說韓魏都滅亡了而安陵以五十里而存在,就是有唐雎這種為國不怕死的人。

讀古文不只是修煉文字還兼顧民族大義,豈可廢棄。(作者為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)

source:天下雜誌 374 / 洪蘭 : 不讀古文,國將滅亡? / 2007.6.20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