朋友實驗室有個博士後研究員的缺,我想推薦我的學生,他不要,說他要找外國的博士,我說土博士不輸給洋博士呀!他說,不是這個原因,台灣本土訓練出來的學生,思維方式都很相似,碰到問題都是從相同的方面來思考,不容易突破,外國人的文化背景跟我們不同,他們看同一件事時角度跟我們不同,常會有創意出來。這點我完全同意,我們實驗室有位丹麥的博士後研究員,每次遇到研究瓶頸,他都能提出很好的建議。
創造力在學術上的定義是「從不同的角度來看同一個問題」,創造力不是去發明新的東西,而是從已經有的東西裡面,看到別人沒有看到的東西,這是為什麼要腦力激盪、集思廣益,才會有新的點子出來。一個實驗室的成員同質性太高,就不會有創意,因為我們是思想的奴隸、心智的桎梏(mental set)。
有一個很好的實驗說明習慣是創造力最大的敵人。這個實驗是給學生看A、B、C三個水瓶,A瓶容量二十三公升、B瓶一二九公升、C瓶三公升,請學生用這三個不同的水瓶量出一百公升的水來。學生就用129-23-3-3=100(B—A—2C)得到正確答案。第二題、第三題皆是B—A—2C得到正確答案,到第五題後,學生已經習慣套公式,等到第六題,A為二十三公升,B為四十九公升,C為三公升,要量二十公升的水時,學生想都不想就去套公式,不會看到直接A—C就可以了。
但是另一組從來不曾接觸過B—A—2C題目的學生,他們看到第六題時,會馬上從二十三公升減三公升得到二十公升,絕對不會去走遠路。這個實驗,讓我們知道人多麼容易被習慣綁住,不再用大腦去想還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法。
我們知道二十一世紀的財富在腦力,我們應該儘量爭取人才,再提升我們的競爭力。目前台灣的開放程度不夠,我們看到大陸有「引智計劃」,每年想吸收四十萬個外籍專家,韓國推出「外國人生活環境改善」的五年計劃,新加坡更是早就已在大量招募海外的人才,他們的目標是達到一百萬人。反觀我們還在鎖國,外籍人士要三張證照:外僑居留證、應聘居留簽證、工作許可證,才能在台工作,手續繁複不說,最麻煩的是它們分屬不同機構掌管,辦一個證件要跑斷腿,外國人視為畏途。
我們過去一直把外國人當作分一杯羹的對手,防範、刁難他們。其實在腦力競爭的世紀,我們需要全世界最優秀的大腦來為我們做事,共同創業,有創業才會有就業機會。只要這個心態一改,「外人」就變成「內人」、刁難變成爭取。當然最主要的是我們培養自己人才時要多元化,鼓勵學生多閱讀,多體驗不同文化來增加他大腦神經迴路的連接,這樣才能觸類旁通,舉一反三,使創意自然出現,我們才有競爭的本錢。(作者為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)
source : 天下雜誌376 / 洪蘭:創造力的天敵 / 2007.7.18
Tuesday, July 31, 2007
不要設定太容易達到的目標
蔡明介以工程師的角度,見證了知識經濟時代的起飛,「不要設定太容易達到的目標」!是他對台灣人最深切的期盼
我探索自己,為什麼我對於成為「工程師」這件事情,始終念念不忘。
回想過去成長的背景,我在念小學時,剛好蘇聯在一九五七年發射人造衛星,太空科學的發展在國際新聞上是一件大事。
過去小學都會有一篇作文,題目叫做「我的志願」,其他的同學通常都是要當醫生、老師、縣長、總統,甚至有的人立志要當「蔣總統」!記得那時候我就是希望當科學家或工程師,所以我一直對新奇、科技的事務都有股興趣跟熱誠。
過去三、四十年,資訊科技、半導體科技互相激盪、快速進步,進入了所謂的知識經濟時代,個人過去三十年來剛好親身參與這段產業的發展。知識經濟,大家會覺得這已經是廣為大家所接受的一個題目、一個思考的方式,但是在四、五十年前,這卻是一個蠻新的想法。現在大家了解知識是創造經濟價值的重要來源,不同於以往的工業時代,創造經濟價值講求的是資金、機器、材料、土地、人力。
談到過去三、四十年資訊科技的快速進步,也不得不談到「摩爾定律」,摩爾定律大概是每兩年以同樣的價錢,可以買到電晶體的數目會加倍(double),一個晶片的電晶體數目加倍,最重要的效果其實就是成本的下降。摩爾定律本身不是一個物理定律,應該是一個經濟學上的效果、一個經濟價值的定律。
摩爾定律的發現者,英特爾創辦人Gordon Moore,他在一九六九、一九七0年代發現這樣一個趨勢,他在二00三年國際半導體會議lSSCC上的專題演講,也做這個見證,他對摩爾定律提出了一些數字,我覺得蠻有趣的,在這裡提供大家參考;在二00三年的時候,整個半導體產業全年所生產的電晶體數目是十的十八次方,全人類文字印刷大概是十的十八次方,而電晶體的數目和文字是一樣的,因成本的下降,大家可以想像,一個六四百萬位元的DRAM大概美元也沒有幾塊錢,所以一塊錢現在可以買到一億個電晶體,如果買書的話,一塊美元可以買到一、二十頁;大概幾萬字,所以文字比電晶體貴很多,當然書也貴很多,難怪現在的學生都不太買書來看,這也可能是原因之一,相較之下電晶體太便宜了,像玩電腦、玩手機、玩X-BOX、Wii這類的。
科技創新必須跟隨社會
摩爾定律代表的是經濟學的效應,甚至從另外一個角度,摩爾定律是因為電晶體製造的技術、IC設計的技術、系統開發技術跟應用這樣一個正循環,讓產業的步伐隨著成本下降一直再進步,這點是非常重要的。不過,也有一個開玩笑的講法,就說人類在所有產業的發展,到現在沒有一個產業成本下降像半導體產業這麼快的。
舉例來說,如果說汽車產業,它的成本下降是跟半導體曲線一樣,那麼我們今天每一個人來參加畢業典禮的時候,大家都開一台BMW進來,然後回去的時候就可以再開一部BENZ回去。以上講的是知識經濟產生價值的地方,但這點也代表說在知識經濟下,科技本身的創新價值也必須跟社會變化結合。
知識經濟還有幾個特性,知識的淘汰非常快,不斷產生新的知識,所以必須不斷持續學習。創新產生經濟上的價值,甚至說創新本身也不是只有技術上的創新,還可以說是一個組織或一個社會現象的革新,因為技術的進步,組織的活動方式也會改變,所以創新是知識經濟最主要的一個活動,因此持續學習是非常重要的。
在這裡我想建議各位剛畢業的同學們,將來不管進入的是營利或非營利機構,參與一個工程師工作的機會非常大,一個工程師尤其是跟研發有關的工作,大概可以把它歸納成三件事晴:第一點就是持續改善,就現有的狀況,你必須持續改善,這就包括成大下降、或者說增加一些新的功能來滿足客戶的需求、讓它變得更方便使用。
第二點就是有管理的演進,在舊有的產品及服務基礎上,加上一些新的功能,產生一些新的產品。第三個就是創新,有系統地利用改變,以帶來新的機會與價值,包括研發及很多的知識工作,這種創新絕不只侷限在技術的創新。
最重要的是,各位將來不管選擇到什麼樣的機構,不管教學或工程研究,還是做工程師,或是不想做研究而去做業務,甚至到財務機構去,其實有一個共同的原則是「不要設定太容易達到的目標」。
我舉一個故事,聯發科技在一九九七年成立的時候,是從光碟機的IC開始,後來擴展到DVD Player上面的IC,在二000年我們評估無線通訊手機晶片這個產業,看起來對公司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,而且會有很大的機會,所以我們在二000年的時候,開始了很重要的一個投資計劃,過程當然也蠻辛苦的,因為在當時台灣的通訊基礎也都還不夠強。
要賣一億個手機晶片
我要說的這個故事是關於一個車牌的故事,在三年前有一天我們公同手機部門的同事,他買了一輛新車,這新車上面的車牌號碼是6219-HM,6219剛好是我們公司在那階段預備推出的一個手機晶片的號碼,HM我想應該是那時候監理所排到的一個次序,大家想說6219跟我們的編號類似,那到底HM是什麼意思,問一下這個業務部的同仁,他就很大聲的說「HM就是hundred miillion,要賣一億個手機晶片!」但是以三、四年前我們才剛開始準備要出貨,每個月的出貨量都還蠻少的,這個挑戰也未免太大了,大家聽聽都覺得他勇氣可嘉,笑一笑覺得不錯。當然如果能做到更好,但是以那個時候出貨的情形跟一億這個目標來講,中間差了剛好是八個零,真是還蠻遙遠的,對部門的主管來說有點沉重。但是後來,有一位同仁就建議把它變成一個追求的目標,在正式會議田提出來討論,隔了一陣子,這個主管就以正面思考的方式,將這「一億」正式當作目標,當然面對這個目標,要接受的絕對是很嚴苛的挑戰。
到了二00六年年底我們正好出貨真正超過一億顆晶片的時候。其實開始出貨,一大堆挑戰才要開始,舉個例來講,那時候一出貨給客戶,手機就會爆音,客戶當然抱怨,就有一大堆問題要去解決,而且那個IC很小,要用探針去裡頭找出問題所在,還有一個很怪的SIM卡,每次放上去手機就是有問題,就標準的工程技術人員來講,就是要解決問題。
很幸運的,經過一連串的挑戰過程,終於在二00六年十二月我們達到出貨一億個手機晶片的目標。後來手機部門的副總也跟大家講這個故事,他說如果真的我們要以世界一級的客戶當做我們的目標,其實我們出貨超過一億個晶片只是個門檻。這個故事就是說,做一個工程師,所要面對的問題是很多的,從設計階段,到量產階段,只要你目標大方向是對的,一步一步去做,一定是可以做到的。
這裡我想引用廿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的一句話,「你在設定目標的時侯,不要選擇太容易達到的目標,最好是設定你要用盡全力才能勉強達到的目標,最好把勉強可能達到的目標的這個能力,最後也變成你的本能。」
(本文節錄自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介授頒交通大學榮譽博士的演講,吳琬瑜摘錄)
source : 天下雜誌 第376期 / CEO觀點 / 2007.7.18
我探索自己,為什麼我對於成為「工程師」這件事情,始終念念不忘。
回想過去成長的背景,我在念小學時,剛好蘇聯在一九五七年發射人造衛星,太空科學的發展在國際新聞上是一件大事。
過去小學都會有一篇作文,題目叫做「我的志願」,其他的同學通常都是要當醫生、老師、縣長、總統,甚至有的人立志要當「蔣總統」!記得那時候我就是希望當科學家或工程師,所以我一直對新奇、科技的事務都有股興趣跟熱誠。
過去三、四十年,資訊科技、半導體科技互相激盪、快速進步,進入了所謂的知識經濟時代,個人過去三十年來剛好親身參與這段產業的發展。知識經濟,大家會覺得這已經是廣為大家所接受的一個題目、一個思考的方式,但是在四、五十年前,這卻是一個蠻新的想法。現在大家了解知識是創造經濟價值的重要來源,不同於以往的工業時代,創造經濟價值講求的是資金、機器、材料、土地、人力。
談到過去三、四十年資訊科技的快速進步,也不得不談到「摩爾定律」,摩爾定律大概是每兩年以同樣的價錢,可以買到電晶體的數目會加倍(double),一個晶片的電晶體數目加倍,最重要的效果其實就是成本的下降。摩爾定律本身不是一個物理定律,應該是一個經濟學上的效果、一個經濟價值的定律。
摩爾定律的發現者,英特爾創辦人Gordon Moore,他在一九六九、一九七0年代發現這樣一個趨勢,他在二00三年國際半導體會議lSSCC上的專題演講,也做這個見證,他對摩爾定律提出了一些數字,我覺得蠻有趣的,在這裡提供大家參考;在二00三年的時候,整個半導體產業全年所生產的電晶體數目是十的十八次方,全人類文字印刷大概是十的十八次方,而電晶體的數目和文字是一樣的,因成本的下降,大家可以想像,一個六四百萬位元的DRAM大概美元也沒有幾塊錢,所以一塊錢現在可以買到一億個電晶體,如果買書的話,一塊美元可以買到一、二十頁;大概幾萬字,所以文字比電晶體貴很多,當然書也貴很多,難怪現在的學生都不太買書來看,這也可能是原因之一,相較之下電晶體太便宜了,像玩電腦、玩手機、玩X-BOX、Wii這類的。
科技創新必須跟隨社會
摩爾定律代表的是經濟學的效應,甚至從另外一個角度,摩爾定律是因為電晶體製造的技術、IC設計的技術、系統開發技術跟應用這樣一個正循環,讓產業的步伐隨著成本下降一直再進步,這點是非常重要的。不過,也有一個開玩笑的講法,就說人類在所有產業的發展,到現在沒有一個產業成本下降像半導體產業這麼快的。
舉例來說,如果說汽車產業,它的成本下降是跟半導體曲線一樣,那麼我們今天每一個人來參加畢業典禮的時候,大家都開一台BMW進來,然後回去的時候就可以再開一部BENZ回去。以上講的是知識經濟產生價值的地方,但這點也代表說在知識經濟下,科技本身的創新價值也必須跟社會變化結合。
知識經濟還有幾個特性,知識的淘汰非常快,不斷產生新的知識,所以必須不斷持續學習。創新產生經濟上的價值,甚至說創新本身也不是只有技術上的創新,還可以說是一個組織或一個社會現象的革新,因為技術的進步,組織的活動方式也會改變,所以創新是知識經濟最主要的一個活動,因此持續學習是非常重要的。
在這裡我想建議各位剛畢業的同學們,將來不管進入的是營利或非營利機構,參與一個工程師工作的機會非常大,一個工程師尤其是跟研發有關的工作,大概可以把它歸納成三件事晴:第一點就是持續改善,就現有的狀況,你必須持續改善,這就包括成大下降、或者說增加一些新的功能來滿足客戶的需求、讓它變得更方便使用。
第二點就是有管理的演進,在舊有的產品及服務基礎上,加上一些新的功能,產生一些新的產品。第三個就是創新,有系統地利用改變,以帶來新的機會與價值,包括研發及很多的知識工作,這種創新絕不只侷限在技術的創新。
最重要的是,各位將來不管選擇到什麼樣的機構,不管教學或工程研究,還是做工程師,或是不想做研究而去做業務,甚至到財務機構去,其實有一個共同的原則是「不要設定太容易達到的目標」。
我舉一個故事,聯發科技在一九九七年成立的時候,是從光碟機的IC開始,後來擴展到DVD Player上面的IC,在二000年我們評估無線通訊手機晶片這個產業,看起來對公司未來的發展非常重要,而且會有很大的機會,所以我們在二000年的時候,開始了很重要的一個投資計劃,過程當然也蠻辛苦的,因為在當時台灣的通訊基礎也都還不夠強。
要賣一億個手機晶片
我要說的這個故事是關於一個車牌的故事,在三年前有一天我們公同手機部門的同事,他買了一輛新車,這新車上面的車牌號碼是6219-HM,6219剛好是我們公司在那階段預備推出的一個手機晶片的號碼,HM我想應該是那時候監理所排到的一個次序,大家想說6219跟我們的編號類似,那到底HM是什麼意思,問一下這個業務部的同仁,他就很大聲的說「HM就是hundred miillion,要賣一億個手機晶片!」但是以三、四年前我們才剛開始準備要出貨,每個月的出貨量都還蠻少的,這個挑戰也未免太大了,大家聽聽都覺得他勇氣可嘉,笑一笑覺得不錯。當然如果能做到更好,但是以那個時候出貨的情形跟一億這個目標來講,中間差了剛好是八個零,真是還蠻遙遠的,對部門的主管來說有點沉重。但是後來,有一位同仁就建議把它變成一個追求的目標,在正式會議田提出來討論,隔了一陣子,這個主管就以正面思考的方式,將這「一億」正式當作目標,當然面對這個目標,要接受的絕對是很嚴苛的挑戰。
到了二00六年年底我們正好出貨真正超過一億顆晶片的時候。其實開始出貨,一大堆挑戰才要開始,舉個例來講,那時候一出貨給客戶,手機就會爆音,客戶當然抱怨,就有一大堆問題要去解決,而且那個IC很小,要用探針去裡頭找出問題所在,還有一個很怪的SIM卡,每次放上去手機就是有問題,就標準的工程技術人員來講,就是要解決問題。
很幸運的,經過一連串的挑戰過程,終於在二00六年十二月我們達到出貨一億個手機晶片的目標。後來手機部門的副總也跟大家講這個故事,他說如果真的我們要以世界一級的客戶當做我們的目標,其實我們出貨超過一億個晶片只是個門檻。這個故事就是說,做一個工程師,所要面對的問題是很多的,從設計階段,到量產階段,只要你目標大方向是對的,一步一步去做,一定是可以做到的。
這裡我想引用廿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的一句話,「你在設定目標的時侯,不要選擇太容易達到的目標,最好是設定你要用盡全力才能勉強達到的目標,最好把勉強可能達到的目標的這個能力,最後也變成你的本能。」
(本文節錄自聯發科技董事長蔡明介授頒交通大學榮譽博士的演講,吳琬瑜摘錄)
source : 天下雜誌 第376期 / CEO觀點 / 2007.7.18
Sunday, July 29, 2007
詩與詩人 蔡琴
你有沒有認真量過自己與心靈之間的距離?你有沒有算過煩惱與希望之間有多遠?如果你想用尺度、金錢去度量它們,最後只會離自己越來越遠,並且越來越失望、煩惱。
偏偏人常說的「改變」,都存在於一念之間,不是嗎?什麼是那「一念」呢?我曾經靜下心去認出它來,它,然有旋律,一種有旋律的心情出現時,它就幾乎是一首詩了,而當下,你已經要成為一個詩人了。不要對自己說你不會作詩,詩從來沒有屬於詩人過,它一直屬於有詩心情的聆聽者。
十幾年前在做廣播節目時,接觸到美國、法國、英國、日本等國家的影劇名人,各種動人心弦的動人作品,就生出了願望,希望有一天自己也有作品,能像別人給過我的享受那樣 ── 想靜下心來的時候就去聽它,聽它就會靜下心的音樂。
現在,我終於在迎接2000年前夕完成了第一片這樣的CD。不是因為我想作詩人,而是因為早已是詩人的妳們所賜。謝謝你! 好好享受自己的心情。
source : 蔡琴《機遇》淡水小鎮原聲帶
偏偏人常說的「改變」,都存在於一念之間,不是嗎?什麼是那「一念」呢?我曾經靜下心去認出它來,它,然有旋律,一種有旋律的心情出現時,它就幾乎是一首詩了,而當下,你已經要成為一個詩人了。不要對自己說你不會作詩,詩從來沒有屬於詩人過,它一直屬於有詩心情的聆聽者。
十幾年前在做廣播節目時,接觸到美國、法國、英國、日本等國家的影劇名人,各種動人心弦的動人作品,就生出了願望,希望有一天自己也有作品,能像別人給過我的享受那樣 ── 想靜下心來的時候就去聽它,聽它就會靜下心的音樂。
現在,我終於在迎接2000年前夕完成了第一片這樣的CD。不是因為我想作詩人,而是因為早已是詩人的妳們所賜。謝謝你! 好好享受自己的心情。
source : 蔡琴《機遇》淡水小鎮原聲帶
Saturday, July 28, 2007
淡水小鎮「說書人」這個角色
從決定接演淡水小鎮「說書人」這個角色起,我就知道這次我會變成一個時空導遊。但一攤開劇本後,我才驚覺;這次我不祇要帶著觀眾、劇中人穿梭不同的時空。居然我還得是個「超齡」時空導遊,在成為這種偉大任務員之前,必須先做一個守信用的人。因此,接下來所有的苦頭只得默默吃下來。
你去旅遊過吧!?最後你會記得導遊嗎?大部份你只記得那些風土人情,那些藝術文化、那些美食……。當然萬一那次的導遊「導」得很亂、很吵、很俗,才有可能在你整個回憶裏終於佔了一點點比例的重量。可是,一個成功的導遊,他讓你記得的,就是一次完整有深度回想的旅行。他在那裏?已變得不重要。
所以,我要從那裏帶你去淡水小鎮呢?為什麼要去這麼一個小鎮走一趟呢?最後我要在那裏跟你們說再見呢?然後,你回家了,過著你的日子。有一天一個陽光的午后,或是寒風迎面的某一剎那間,你會突然想起這趟小鎮之旅。在當時看來只是一場戲,其實它原來時時刻刻與你的生命是那麼貼近的關心與喚醒著!嘿!這就是我這次的任務!!
首先,我得先帶你離開地球,到宇宙去。我也要帶你離開你活在人世間斤斤計較的大小事之外,去想想生命的意義。然後再帶你從宇宙回到地球、北半球、亞洲、中華民國、台灣、台北(或台中、高雄、基隆…)、劇院……最後,回到你心裏—那另一個宇宙裏。同時,我要帶你從一次死亡—別人的,回到你現在每一個熱呼呼活著的片刻裏來。在這樣一種旅程出發之前,我自己必須從心裏先經過它好幾遍,透澈透亮地將一切看清楚,才能陪著你們笑或哭,但自已不被影響、不掉淚。相反地,在你落淚的時候,給你我了然後的安慰。而最後,我最好被忘掉,留給你一次深刻的回想。這等功力至少得來回宇宙、地球之間好幾趟才辦得到。所以,我說這是一次「超齡任務」!你懂吧?
美國的懷爾德派給人們的導遊,是年高智深的男性。他們有權威的言行舉止,他們用的是外表看來嘲諷、冷漠的態度,帶給觀眾內心最深的警覺與提醒。可是,小鎮的劇本被台北的梁志民落腳於淡水。他要在迎接二○○○年的現在,找一個女性作這個導遊。對於婚姻、愛情,梁志民不再如懷爾德般的投以懷疑距離,畢竟他比當年的懷爾德年輕許多,他的關注語法溫度熱些。但也因此他讓小鎮住進每一個同文同種的人們心中。他找我這個導遊也開口吟唱,使得淡水小鎮另呈一種風貌。我想,他希望這五十年前的劇本,能在此時此刻的台灣擁有屬於自已的寬柔調性,而同時又在我們彼此說再見的時候,顯出它迴盪的力道吧!
陽台上,一盆朋友送給我的聖誕紅展現眼前。鎖好門就要到劇場去了,多麼神奇的新世紀前夕,沒有濃粧,不是繁華,卻又如此清澈的感受。這個送舊,這個迎新,這人生!竟給了我一個從來沒料想過的角色!是去帶領別人,又其實自己也被深深的帶領過一遭了。
準備好接收我的禮物了嗎?我們要出發了!祝你:旅途愉快!!
照地球的說法時間是
九九年十二月十三日 二十三點五十分
source : 墜入「琴」網
你去旅遊過吧!?最後你會記得導遊嗎?大部份你只記得那些風土人情,那些藝術文化、那些美食……。當然萬一那次的導遊「導」得很亂、很吵、很俗,才有可能在你整個回憶裏終於佔了一點點比例的重量。可是,一個成功的導遊,他讓你記得的,就是一次完整有深度回想的旅行。他在那裏?已變得不重要。
所以,我要從那裏帶你去淡水小鎮呢?為什麼要去這麼一個小鎮走一趟呢?最後我要在那裏跟你們說再見呢?然後,你回家了,過著你的日子。有一天一個陽光的午后,或是寒風迎面的某一剎那間,你會突然想起這趟小鎮之旅。在當時看來只是一場戲,其實它原來時時刻刻與你的生命是那麼貼近的關心與喚醒著!嘿!這就是我這次的任務!!
首先,我得先帶你離開地球,到宇宙去。我也要帶你離開你活在人世間斤斤計較的大小事之外,去想想生命的意義。然後再帶你從宇宙回到地球、北半球、亞洲、中華民國、台灣、台北(或台中、高雄、基隆…)、劇院……最後,回到你心裏—那另一個宇宙裏。同時,我要帶你從一次死亡—別人的,回到你現在每一個熱呼呼活著的片刻裏來。在這樣一種旅程出發之前,我自己必須從心裏先經過它好幾遍,透澈透亮地將一切看清楚,才能陪著你們笑或哭,但自已不被影響、不掉淚。相反地,在你落淚的時候,給你我了然後的安慰。而最後,我最好被忘掉,留給你一次深刻的回想。這等功力至少得來回宇宙、地球之間好幾趟才辦得到。所以,我說這是一次「超齡任務」!你懂吧?
美國的懷爾德派給人們的導遊,是年高智深的男性。他們有權威的言行舉止,他們用的是外表看來嘲諷、冷漠的態度,帶給觀眾內心最深的警覺與提醒。可是,小鎮的劇本被台北的梁志民落腳於淡水。他要在迎接二○○○年的現在,找一個女性作這個導遊。對於婚姻、愛情,梁志民不再如懷爾德般的投以懷疑距離,畢竟他比當年的懷爾德年輕許多,他的關注語法溫度熱些。但也因此他讓小鎮住進每一個同文同種的人們心中。他找我這個導遊也開口吟唱,使得淡水小鎮另呈一種風貌。我想,他希望這五十年前的劇本,能在此時此刻的台灣擁有屬於自已的寬柔調性,而同時又在我們彼此說再見的時候,顯出它迴盪的力道吧!
陽台上,一盆朋友送給我的聖誕紅展現眼前。鎖好門就要到劇場去了,多麼神奇的新世紀前夕,沒有濃粧,不是繁華,卻又如此清澈的感受。這個送舊,這個迎新,這人生!竟給了我一個從來沒料想過的角色!是去帶領別人,又其實自己也被深深的帶領過一遭了。
準備好接收我的禮物了嗎?我們要出發了!祝你:旅途愉快!!
照地球的說法時間是
九九年十二月十三日 二十三點五十分
source : 墜入「琴」網
Monday, July 23, 2007
一個文化,不該只有一個節奏
總是要從一九八六年五月九日那晚說起,北京工人體育館,國際和平年紀念演唱會。二十六歲的崔健一身邋遢,穿著長褂,揹著破吉他,褲腳一高一低地蹦上舞台,給了大家這首「一無所有」。幾分鐘後,台下觀眾的情緒沸騰。人們說,就在那個夜晚,中國搖滾樂誕生了。
身為開啟「中國搖滾樂第一人」,二十一年來,崔健只出過五張專輯,卻在華人世界有深刻的影響力。
一九八九年天安門學運,因為在廣場上唱歌支持示威學生,「一無所有」一曲幾成了學運主題曲,崔健因而被中國當局禁唱多年。但台灣樂迷對他,卻自此有了更多的認識與嚮往。
許多時候,崔健像是個「符號」。
因為提及他的創作,很多人常用「具有時代意義」、「批判精神濃厚」來評價。中國樂評人李皖曾說,「崔健很少做回顧,一直向前,他還是中國當代『一根敏感的神經』。」
回到創作本身來看,崔健倒是單純覺得,聽眾喜歡他的音樂,是因為他唱出了傷感。而那種「傷感」,是太多的自我被壓抑,被一個群體蹂躪,想不斷激活時所釋放出來的能量。
二○○五年花了一年時間完成新專輯「給你一點顏色」。在這張專輯裡,昔日帶點中國土味的搖滾不見了,大量使用電子、嘻哈元素,實驗性濃厚,不停把老歌迷丟在後面,市場反應並不熱烈。
「他從不討好任何人,就是忠於自己,」台灣樂評人馬世芳說。
今年七月,應台北縣政府主辦的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之邀,崔健終於來到台灣,連他的媽媽都一同隨行。樂迷們在星光下等待著崔健的壓軸演出,「老崔!老崔!」的呼喊,是老搖滾們對崔健最簡單也最深摯的理解。
離台前夕,崔健接受《天下雜誌》獨家專訪。他暢談初次造訪台灣的體會,更從此延伸出他對藝術與商業、中國儒家文化,以及對所謂成功的看法。
乍看崔健的外貌,或許,真的是老了。但他內在的思想,反而隨著時間淬鍊,變得更有生命力。
工作之餘,崔健平常的生活就是聽音樂、彈吉他,書看不多,大部份的時間都在觀察。「觀察了,就會對自己有許多提問和思考,我沒有不在思考的,觀察也是無時無刻的,」帶著有顆紅星的招牌白色棉帽,一身深色勁裝的他說。
原來,崔健對生命,對所處的環境與時代,至今仍然問個不休。
以下是專訪摘要:
我從音樂中想像的台灣,和實際來台灣的體會差很多,不親自來是看不到的。在海洋音樂祭上接觸到的工作人員和歌迷朋友,感覺人很禮貌、老實。人與人之間的親和力,要比我想像中的濃厚。
兩岸交流,台灣印象
兩岸之間,過去是明星和明星之間的交流,現在應該多一點心與心的交流,就像平常握個手,臉碰臉,來個真正的擁抱。
心與心的交流,往往會產生一些交流上的磨合,而這種磨合,我更願意說,寬容的互相爭論,要比不寬容的互相禮讓更為真實。
我會發現這個問題,是從我自己身上、還有年輕人,特別是比我小很多的年輕人,他們對於台灣的了解,還是停在二十年前。
他們從流行音樂裡,產生對台灣的盲目想像,覺得台灣就是一個過著主流社會的生活方式,有好工作、好收入、好的生活環境、好的經濟結構。他們不再求對於其他事情帶來的衝擊、刺激和提問。
這樣好像把對台灣的想像與了解,在握手同時已經畫上句號,已經下一個結論。我更願意交流應該是從問號開始。先發現問題,公開表白自己的問題,真正地寬容,而不是那種禮節、禮讓性的寬容。
我最近非常仔細地在關注儒家文化對中國人幾千年精神層面的影響。我思考,真正的禮節,到底是寬容和自己一樣的,還是寬容和自己不一樣的?
若是寬容和自己一樣的,那何必要寬容?「寬容」,肯定是寬容了和自己意識不一樣的。
這是我最近從生活上,對自己思想的一種調整。加上又在這個時候來到台灣,我覺得特別有意義。我也知道,這次來台灣演唱,雖然只有短短三天,但將會是我生命和事業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。
我要重新去做一個更深的定位和考慮,更加確認自己創作靈感的起源和基礎吧。
若從藝術和商業的關係來看,我覺得藝術像魚,商業像水。有一種說法,無商不活嘛!但養魚的人都知道,魚缸不能天天換水,成天換水,魚肯定活不了。所以我會更小心地去平衡,讓自己的創造性像魚一樣保持活力。
活水死魚,死水活魚
在我看來,大陸的商業結構,實際上是在模仿港台走的路,在大陸,曾經有很多很有生命力的魚,但因為以一個行業標準來認定「成功」,結果不由自主地成為半活半死的標本。
「活魚」在我心目當中,不是它的軀體還在抖動,而是它的活力還在運動。當一個藝術家成為標本的時候,也許老百姓喜歡,但已經變成快餐化了。這樣的標準是以「人氣」、「觀眾喜不喜歡」來決定,而不是以他的創新含量來看。
所謂「活」的東西,是來自人們身上的本質,西方保護地特好,尤其在近百年內,被激活過很多次。可是在中國,尤其在秦代以後,激活的次數很少,恐怕只停留在像工藝這類非常小的範圍。
就如同我這次去故宮,最大的震撼在於中國在精緻工藝上的發展,竟得到這樣一個明顯的傳承記錄。但你通過看到它,也同時感受到一些悲劇的存在。這個悲劇就是,這個民族有這麼高的能量、這麼驚人的技巧,卻怎麼會看不到她在人格上的精雕細刻?
也許現在很多人認為,我們沒有能力去觸及這個議題,因為我們才疏學淺,不讀書,只會寫寫詞曲,跟那些長期研究的學者難以相比。但正因為這樣,我們更應該去開口,也許在我們身上還有一些,沒有被強大文字污染的一些淨土。
也許這種東西,就是我們要透過音樂去激活它,創造出一些文字以外的重新思考。音樂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刺激,讓我們去動用身上很少用的感覺,用我們自己的方式,去組織出來的文字組合。也許就是這些組合,刺激了我的聽眾,產生了共鳴,他們會覺得有一定的原創性。
整個亞洲人接觸搖滾樂,從心裡感受到的那股反叛的力量,實際上是打了很多折扣的。換句話說,如果我們只是單單站在西方的緯度看自己的文化,那我們也看不懂。當人們逐漸認為這種「反叛」不必要的時候,自然就會覺得這種東西過時了。
我最近在反覆思考、反省的,簡單來說,就是「搖滾樂是一種商業行為」,除此之外沒有什麼意義,就是模仿西方、一種時尚而已。
但我更願意去認為,事實上搖滾樂是一種啟蒙,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,一種新的思維方式。如果沒有其他跟隨性的反應,或者讓聽眾沒有意願去跟隨的話,在我認為,充其量只是提高了知名度,提高了收入,可對於生命、精神上的享受或困惑,實際上都沒有延續性的。如果是這樣,我認為搖滾樂肯定是功利的。
換句話說,如果有人說我寫的「一無所有」是有價值的,我要說,那都是後頭人們加上來的價值。
否則在那個時代,很多人寫了歌,沒有延續性,價值就停在那裡了。就像房地產蓋得好,不是因為房子蓋得好,而是很多人想住。歌曲也一樣,你讓很多人想住進這個房子,因為你蓋起了一棟精神大廈,要讓很多人去使用它,讓這樣的信息流出去。
真正的一無所有
大家都認為,這個「一無所有」指的是物質上的東西,可我所謂真正的「一無所有」,指的是在更細膩層面上的分析沒有了。那是指真正在你心中有很多東西,像宇宙一樣豐富,可你體會不到,也不去開發它。不是有錢、有物質就好。
這樣來看,老實說,二十一年前的中國反而「什麼都有」。我願意說更反的話,假使那時的中國是一無所有,那現在我覺得可能是零無所有了,連一都沒有。
我還可以寫二無所有、三無所有,可那些東西都是物質上的。因為自己走了那麼久,你會發現黑暗與光明的關係是永遠對立的,不是一二三四有了,另外一邊就沒了。有了二,就有負二。更黑暗,也會更光明,是對立的關係。如果大家總是看物質的話,那心裡會更空虛。
另外你會發現,我從精神上常去提醒自己,從這個角度來看,社會其實是在進步的。因為我們愈多的逆反、批判,愈是能接受我批判的環境,實際上就更是開放的角色。換句話說,我們要在一個不斷進步的時代當中,去發更多牢騷,去做更多批判。
成功的意義,肯定不是數字的成功,是身體細胞、是荷爾蒙的一種綜合感應,是一種真正的享受。
這種享受,不是看存簿上數字的增長,或是賭對了,錢嘩啦啦地從天上掉下來,而是真正地去愛自己。或是曾經很不喜歡自己,而經過深刻地努力去接受自己,這才是全身細胞的綜合感應。
我覺得這個民族對這種感受,有很大的壓抑,甚至是打壓這種感受的。
你太過份了,你太驕傲了,很多一系列的東西,就在你成功之前,把你消滅掉。這種可怕的東西,也許會造成我們還沒真正意識到一些問題。就像,為什麼中國有這麼悠久的文化傳統,為什麼還是看人家的節目?聽人家的音樂?
我不想看到一些現象在大陸重複,魚愈來愈少,水愈來愈活,因為大陸很大,像大湖一樣,死水肯定有很多養分。
我不希望一個超強的、來自一個很小的口,就把所有的魚摧死。但大陸官方在配合這樣的東西,盡量殺死真正有價值、有思想的活魚,他們會在壓力和誘惑之下,自己放掉自己的問題,放掉自己激活自己的能力。
說得再殘酷一點,我們這個民族若是沒有人真正去在意保護創作者這件事,若我們只是透過消費者和銷售者之間來創造價值的話,可能會是一場很大的災難。因為消費社會,就是消費者和銷售者的關係,就是一種價格關係。
也許正因為這樣,年輕人在未來十年可能還是一樣穿著很大的褲子、跳著嘻哈,或者學西方的樣子玩搖滾。
另外,有個問題是我自己可以清楚表現出來的,就是我們最起碼應該去懷疑五千年來儒家文化帶來的束縛。
這是一個北京七十多歲的老學者黎鳴在談論的,我覺得自己沒有像他那樣的知識,但起碼也要有勇氣,非常深刻地去提問,去拋棄文化帶來的束縛。
成名不是我的初衷
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,我自己做的事,自己都不清楚,會很困惑。因為過多地去把西方的東西,說得天花亂墜,也是一種矇騙,是對自己思想和文化基礎的不負責任。
也許對我們自己用的語言、生活方式,都該去懷疑。若沒有人從根本上去談這些問題,這個文化是不可能發達的,變得只能去學。我希望早早渡過這種學的過程。
在中國傳統文化裡,我不應該說孔夫子或儒道文化有什麼不好,而是應該說,一個文化裡頭,它的思考不應該只有一個節奏。
大陸的藝術家,事實上在高壓的環境下生存之後,已經喪失在誘惑裡。成名不是我的初衷,事實上應該這樣說,若說我成功,也只是這二十年來,很多人要追著我問我問題,就像現在一樣。如果說這樣叫成功,那我算成功。可經濟上、演出機會上,我沒法和很多人比。
我覺得我更希望的是,能有更多的作品。我並不是一個高產作家,但我希望自己是高產的,就是我用太多時間去思考、太琢磨了;或者說,週圍的環境還沒有到讓我什麼都不用想,但若真的變成那樣,也就不是我所說的,有思考、有創造的活魚了。
也許是因為我更願意去觀察這個社會,滋養了我身上的活力。
reading :崔健:一個文化,不該只有一個節奏 / 作者:吳昭怡、馬岳琳
source:天下雜誌 376 / 2007.7.18
身為開啟「中國搖滾樂第一人」,二十一年來,崔健只出過五張專輯,卻在華人世界有深刻的影響力。
一九八九年天安門學運,因為在廣場上唱歌支持示威學生,「一無所有」一曲幾成了學運主題曲,崔健因而被中國當局禁唱多年。但台灣樂迷對他,卻自此有了更多的認識與嚮往。
許多時候,崔健像是個「符號」。
因為提及他的創作,很多人常用「具有時代意義」、「批判精神濃厚」來評價。中國樂評人李皖曾說,「崔健很少做回顧,一直向前,他還是中國當代『一根敏感的神經』。」
回到創作本身來看,崔健倒是單純覺得,聽眾喜歡他的音樂,是因為他唱出了傷感。而那種「傷感」,是太多的自我被壓抑,被一個群體蹂躪,想不斷激活時所釋放出來的能量。
二○○五年花了一年時間完成新專輯「給你一點顏色」。在這張專輯裡,昔日帶點中國土味的搖滾不見了,大量使用電子、嘻哈元素,實驗性濃厚,不停把老歌迷丟在後面,市場反應並不熱烈。
「他從不討好任何人,就是忠於自己,」台灣樂評人馬世芳說。
今年七月,應台北縣政府主辦的貢寮國際海洋音樂祭之邀,崔健終於來到台灣,連他的媽媽都一同隨行。樂迷們在星光下等待著崔健的壓軸演出,「老崔!老崔!」的呼喊,是老搖滾們對崔健最簡單也最深摯的理解。
離台前夕,崔健接受《天下雜誌》獨家專訪。他暢談初次造訪台灣的體會,更從此延伸出他對藝術與商業、中國儒家文化,以及對所謂成功的看法。
乍看崔健的外貌,或許,真的是老了。但他內在的思想,反而隨著時間淬鍊,變得更有生命力。
工作之餘,崔健平常的生活就是聽音樂、彈吉他,書看不多,大部份的時間都在觀察。「觀察了,就會對自己有許多提問和思考,我沒有不在思考的,觀察也是無時無刻的,」帶著有顆紅星的招牌白色棉帽,一身深色勁裝的他說。
原來,崔健對生命,對所處的環境與時代,至今仍然問個不休。
以下是專訪摘要:
我從音樂中想像的台灣,和實際來台灣的體會差很多,不親自來是看不到的。在海洋音樂祭上接觸到的工作人員和歌迷朋友,感覺人很禮貌、老實。人與人之間的親和力,要比我想像中的濃厚。
兩岸交流,台灣印象
兩岸之間,過去是明星和明星之間的交流,現在應該多一點心與心的交流,就像平常握個手,臉碰臉,來個真正的擁抱。
心與心的交流,往往會產生一些交流上的磨合,而這種磨合,我更願意說,寬容的互相爭論,要比不寬容的互相禮讓更為真實。
我會發現這個問題,是從我自己身上、還有年輕人,特別是比我小很多的年輕人,他們對於台灣的了解,還是停在二十年前。
他們從流行音樂裡,產生對台灣的盲目想像,覺得台灣就是一個過著主流社會的生活方式,有好工作、好收入、好的生活環境、好的經濟結構。他們不再求對於其他事情帶來的衝擊、刺激和提問。
這樣好像把對台灣的想像與了解,在握手同時已經畫上句號,已經下一個結論。我更願意交流應該是從問號開始。先發現問題,公開表白自己的問題,真正地寬容,而不是那種禮節、禮讓性的寬容。
我最近非常仔細地在關注儒家文化對中國人幾千年精神層面的影響。我思考,真正的禮節,到底是寬容和自己一樣的,還是寬容和自己不一樣的?
若是寬容和自己一樣的,那何必要寬容?「寬容」,肯定是寬容了和自己意識不一樣的。
這是我最近從生活上,對自己思想的一種調整。加上又在這個時候來到台灣,我覺得特別有意義。我也知道,這次來台灣演唱,雖然只有短短三天,但將會是我生命和事業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。
我要重新去做一個更深的定位和考慮,更加確認自己創作靈感的起源和基礎吧。
若從藝術和商業的關係來看,我覺得藝術像魚,商業像水。有一種說法,無商不活嘛!但養魚的人都知道,魚缸不能天天換水,成天換水,魚肯定活不了。所以我會更小心地去平衡,讓自己的創造性像魚一樣保持活力。
活水死魚,死水活魚
在我看來,大陸的商業結構,實際上是在模仿港台走的路,在大陸,曾經有很多很有生命力的魚,但因為以一個行業標準來認定「成功」,結果不由自主地成為半活半死的標本。
「活魚」在我心目當中,不是它的軀體還在抖動,而是它的活力還在運動。當一個藝術家成為標本的時候,也許老百姓喜歡,但已經變成快餐化了。這樣的標準是以「人氣」、「觀眾喜不喜歡」來決定,而不是以他的創新含量來看。
所謂「活」的東西,是來自人們身上的本質,西方保護地特好,尤其在近百年內,被激活過很多次。可是在中國,尤其在秦代以後,激活的次數很少,恐怕只停留在像工藝這類非常小的範圍。
就如同我這次去故宮,最大的震撼在於中國在精緻工藝上的發展,竟得到這樣一個明顯的傳承記錄。但你通過看到它,也同時感受到一些悲劇的存在。這個悲劇就是,這個民族有這麼高的能量、這麼驚人的技巧,卻怎麼會看不到她在人格上的精雕細刻?
也許現在很多人認為,我們沒有能力去觸及這個議題,因為我們才疏學淺,不讀書,只會寫寫詞曲,跟那些長期研究的學者難以相比。但正因為這樣,我們更應該去開口,也許在我們身上還有一些,沒有被強大文字污染的一些淨土。
也許這種東西,就是我們要透過音樂去激活它,創造出一些文字以外的重新思考。音樂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刺激,讓我們去動用身上很少用的感覺,用我們自己的方式,去組織出來的文字組合。也許就是這些組合,刺激了我的聽眾,產生了共鳴,他們會覺得有一定的原創性。
整個亞洲人接觸搖滾樂,從心裡感受到的那股反叛的力量,實際上是打了很多折扣的。換句話說,如果我們只是單單站在西方的緯度看自己的文化,那我們也看不懂。當人們逐漸認為這種「反叛」不必要的時候,自然就會覺得這種東西過時了。
我最近在反覆思考、反省的,簡單來說,就是「搖滾樂是一種商業行為」,除此之外沒有什麼意義,就是模仿西方、一種時尚而已。
但我更願意去認為,事實上搖滾樂是一種啟蒙,是一種新的生活方式,一種新的思維方式。如果沒有其他跟隨性的反應,或者讓聽眾沒有意願去跟隨的話,在我認為,充其量只是提高了知名度,提高了收入,可對於生命、精神上的享受或困惑,實際上都沒有延續性的。如果是這樣,我認為搖滾樂肯定是功利的。
換句話說,如果有人說我寫的「一無所有」是有價值的,我要說,那都是後頭人們加上來的價值。
否則在那個時代,很多人寫了歌,沒有延續性,價值就停在那裡了。就像房地產蓋得好,不是因為房子蓋得好,而是很多人想住。歌曲也一樣,你讓很多人想住進這個房子,因為你蓋起了一棟精神大廈,要讓很多人去使用它,讓這樣的信息流出去。
真正的一無所有
大家都認為,這個「一無所有」指的是物質上的東西,可我所謂真正的「一無所有」,指的是在更細膩層面上的分析沒有了。那是指真正在你心中有很多東西,像宇宙一樣豐富,可你體會不到,也不去開發它。不是有錢、有物質就好。
這樣來看,老實說,二十一年前的中國反而「什麼都有」。我願意說更反的話,假使那時的中國是一無所有,那現在我覺得可能是零無所有了,連一都沒有。
我還可以寫二無所有、三無所有,可那些東西都是物質上的。因為自己走了那麼久,你會發現黑暗與光明的關係是永遠對立的,不是一二三四有了,另外一邊就沒了。有了二,就有負二。更黑暗,也會更光明,是對立的關係。如果大家總是看物質的話,那心裡會更空虛。
另外你會發現,我從精神上常去提醒自己,從這個角度來看,社會其實是在進步的。因為我們愈多的逆反、批判,愈是能接受我批判的環境,實際上就更是開放的角色。換句話說,我們要在一個不斷進步的時代當中,去發更多牢騷,去做更多批判。
成功的意義,肯定不是數字的成功,是身體細胞、是荷爾蒙的一種綜合感應,是一種真正的享受。
這種享受,不是看存簿上數字的增長,或是賭對了,錢嘩啦啦地從天上掉下來,而是真正地去愛自己。或是曾經很不喜歡自己,而經過深刻地努力去接受自己,這才是全身細胞的綜合感應。
我覺得這個民族對這種感受,有很大的壓抑,甚至是打壓這種感受的。
你太過份了,你太驕傲了,很多一系列的東西,就在你成功之前,把你消滅掉。這種可怕的東西,也許會造成我們還沒真正意識到一些問題。就像,為什麼中國有這麼悠久的文化傳統,為什麼還是看人家的節目?聽人家的音樂?
我不想看到一些現象在大陸重複,魚愈來愈少,水愈來愈活,因為大陸很大,像大湖一樣,死水肯定有很多養分。
我不希望一個超強的、來自一個很小的口,就把所有的魚摧死。但大陸官方在配合這樣的東西,盡量殺死真正有價值、有思想的活魚,他們會在壓力和誘惑之下,自己放掉自己的問題,放掉自己激活自己的能力。
說得再殘酷一點,我們這個民族若是沒有人真正去在意保護創作者這件事,若我們只是透過消費者和銷售者之間來創造價值的話,可能會是一場很大的災難。因為消費社會,就是消費者和銷售者的關係,就是一種價格關係。
也許正因為這樣,年輕人在未來十年可能還是一樣穿著很大的褲子、跳著嘻哈,或者學西方的樣子玩搖滾。
另外,有個問題是我自己可以清楚表現出來的,就是我們最起碼應該去懷疑五千年來儒家文化帶來的束縛。
這是一個北京七十多歲的老學者黎鳴在談論的,我覺得自己沒有像他那樣的知識,但起碼也要有勇氣,非常深刻地去提問,去拋棄文化帶來的束縛。
成名不是我的初衷
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,我自己做的事,自己都不清楚,會很困惑。因為過多地去把西方的東西,說得天花亂墜,也是一種矇騙,是對自己思想和文化基礎的不負責任。
也許對我們自己用的語言、生活方式,都該去懷疑。若沒有人從根本上去談這些問題,這個文化是不可能發達的,變得只能去學。我希望早早渡過這種學的過程。
在中國傳統文化裡,我不應該說孔夫子或儒道文化有什麼不好,而是應該說,一個文化裡頭,它的思考不應該只有一個節奏。
大陸的藝術家,事實上在高壓的環境下生存之後,已經喪失在誘惑裡。成名不是我的初衷,事實上應該這樣說,若說我成功,也只是這二十年來,很多人要追著我問我問題,就像現在一樣。如果說這樣叫成功,那我算成功。可經濟上、演出機會上,我沒法和很多人比。
我覺得我更希望的是,能有更多的作品。我並不是一個高產作家,但我希望自己是高產的,就是我用太多時間去思考、太琢磨了;或者說,週圍的環境還沒有到讓我什麼都不用想,但若真的變成那樣,也就不是我所說的,有思考、有創造的活魚了。
也許是因為我更願意去觀察這個社會,滋養了我身上的活力。
reading :崔健:一個文化,不該只有一個節奏 / 作者:吳昭怡、馬岳琳
source:天下雜誌 376 / 2007.7.18
Sunday, July 22, 2007
不讀古文,國將滅亡?
吃午飯時,一位同事說他早上請助理打字,助理把「橘逾淮為枳」,打成「橘逾淮為權」,枳與簡寫的權有點像,他很驚訝地問助理,「難道你沒有聽過這句成語?」助理不好意思地搖搖頭,「好像現在學校愈來愈不重視經典古文,」他很憂心地說。座上老師每個人都有這種經驗,七嘴八舌,笑完了,大家突然安靜下來——警覺到一個不重視自己文字和文化根源的國家是要滅亡的。
其實中文是非常有趣的文字,如霍去病院,姜子牙醫,呂洞賓館,又如品字三個口,寧添一斗,不添一口,晶字三個日,常將有日思無日,都是非常美妙的運用字的組合。記得有一次我帶學生去山地服務,下山時學生都很餓,坐在第一排的男生大叫,「老師,前面有割包。」,大家一聽,立刻流口水,我說,「好、好、好,老師請吃割包。」我們滿懷希望衝到店門口,一看,不是餐廳,是一間很舊的西藥房,他牆壁上寫的是「割包——」下面的字被樹擋掉了。就這一字之差,我們一路餓到平地才吃到飯。
過去中國人有「一經傳家」之說,王鼎鈞說,在現代家庭這「一經」恐怕變成牛「津」字典了,令人心酸。他說文字最大用處是增加青年人的厚度,使他們老了以後靈魂有自己的故鄉。關於前者,南懷瑾老師曾舉過一個例子:有一次歐陽修與兩個年輕的翰林看到一匹馬狂奔,踩死路上一隻狗,歐陽修便叫他們描述一下剛才的事,一個說「有犬臥於通衢,逸馬蹄而殺之」,另一個說,「馬逸於街衢,臥犬遭之而斃」歐陽修的功力當然比他們好,他說「逸馬殺犬於道」,這六個字就把整個過程交待清楚了。寫文章要精簡其實必須要有古文根基。對於後者,我自己現在已有這個感覺,我發現最近去搭高鐵時,帶的都是《古文觀止》,在很吵雜的環境下,這是唯一能看得下的書。也許是人生閱歷多了,看古書常有心有戚戚焉的感覺,例如鄭板橋之歷覽三首「歷覽名臣與佞臣,讀書同慕古賢人,烏紗略戴心情變,黃閣旋登面目新」現在的官不正是這樣嗎?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,過去極力反對的,現在搖身一變,歌功頌德起來了。
我父親常感嘆「好人不長命,禍害遺千年」,有一天看到杜甫說,「自古聖賢皆薄命,姦雄惡少皆封侯」。如果古人也是這樣,你還氣什麼呢?反而是在看《左傳》「燭之武退秦師」與《戰國策》「魯仲連義不帝秦」,及「唐雎不辱使命」時,覺得現代的外交官一定要讀古文。燭之武和魯仲連真是一流的口才,一流的膽識,尤其是唐雎為安陵君劫秦王,敢跟不可一世的秦王說「伏屍二人,流血五步,天下縞素」敢挺劍而起,嚇得秦王長跪而謝,說韓魏都滅亡了而安陵以五十里而存在,就是有唐雎這種為國不怕死的人。
讀古文不只是修煉文字還兼顧民族大義,豈可廢棄。(作者為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)
source:天下雜誌 374 / 洪蘭 : 不讀古文,國將滅亡? / 2007.6.20
其實中文是非常有趣的文字,如霍去病院,姜子牙醫,呂洞賓館,又如品字三個口,寧添一斗,不添一口,晶字三個日,常將有日思無日,都是非常美妙的運用字的組合。記得有一次我帶學生去山地服務,下山時學生都很餓,坐在第一排的男生大叫,「老師,前面有割包。」,大家一聽,立刻流口水,我說,「好、好、好,老師請吃割包。」我們滿懷希望衝到店門口,一看,不是餐廳,是一間很舊的西藥房,他牆壁上寫的是「割包——」下面的字被樹擋掉了。就這一字之差,我們一路餓到平地才吃到飯。
過去中國人有「一經傳家」之說,王鼎鈞說,在現代家庭這「一經」恐怕變成牛「津」字典了,令人心酸。他說文字最大用處是增加青年人的厚度,使他們老了以後靈魂有自己的故鄉。關於前者,南懷瑾老師曾舉過一個例子:有一次歐陽修與兩個年輕的翰林看到一匹馬狂奔,踩死路上一隻狗,歐陽修便叫他們描述一下剛才的事,一個說「有犬臥於通衢,逸馬蹄而殺之」,另一個說,「馬逸於街衢,臥犬遭之而斃」歐陽修的功力當然比他們好,他說「逸馬殺犬於道」,這六個字就把整個過程交待清楚了。寫文章要精簡其實必須要有古文根基。對於後者,我自己現在已有這個感覺,我發現最近去搭高鐵時,帶的都是《古文觀止》,在很吵雜的環境下,這是唯一能看得下的書。也許是人生閱歷多了,看古書常有心有戚戚焉的感覺,例如鄭板橋之歷覽三首「歷覽名臣與佞臣,讀書同慕古賢人,烏紗略戴心情變,黃閣旋登面目新」現在的官不正是這樣嗎?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,過去極力反對的,現在搖身一變,歌功頌德起來了。
我父親常感嘆「好人不長命,禍害遺千年」,有一天看到杜甫說,「自古聖賢皆薄命,姦雄惡少皆封侯」。如果古人也是這樣,你還氣什麼呢?反而是在看《左傳》「燭之武退秦師」與《戰國策》「魯仲連義不帝秦」,及「唐雎不辱使命」時,覺得現代的外交官一定要讀古文。燭之武和魯仲連真是一流的口才,一流的膽識,尤其是唐雎為安陵君劫秦王,敢跟不可一世的秦王說「伏屍二人,流血五步,天下縞素」敢挺劍而起,嚇得秦王長跪而謝,說韓魏都滅亡了而安陵以五十里而存在,就是有唐雎這種為國不怕死的人。
讀古文不只是修煉文字還兼顧民族大義,豈可廢棄。(作者為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)
source:天下雜誌 374 / 洪蘭 : 不讀古文,國將滅亡? / 2007.6.20
Saturday, July 21, 2007
別在乎○‧一%的差別
最近各大學畢業典禮,愛請喜劇演員或談話節目主持人等流行人物演講,我大學畢業那年(一九六八),哈佛畢業典禮邀請的講者是金恩博士,典禮兩個月前他遇刺,他的夫人來代替他演講。此外也請泰瑞莎修女、及U2樂團的波諾做畢業典禮演講,這些人是人性光輝的正面表率,跟喜劇演員嘲諷式的嬉笑怒罵,有很大差別。
金恩博士認為,人是存在於彼此互聯的共生體系中,因此他所做的事都是無可逃避的該做之事。
另個偉人曼德拉,出身自南非的小部落,部落稱這無可逃避的互聯性為「吾幫圖」(ubuntu),意即「我因你存在」(I am because you are)。
這股力量也是讓泰瑞莎修女遠從阿爾巴尼亞,到世界最窮困的加爾各達去服務窮人的緣起。它更讓搖滾樂舞台上的波諾,開始關心愛滋病童、及一輩子無力追尋夢想的窮人。
這是個刺激有趣的年代。因為有那麼多不一樣的人生活在一起。環顧四周,我馬上感覺:這群人彼此間真是大不同啊。三十年前站在這裡演講的人,看到的差異性一定沒我多。
然而,這也是讓人沮喪的年代:儘管機會無限,但彼此間的不平等差距卻愈來愈大。世界仍有一半以上的人口,每天只能花二美元過日子,有十億人每天連一美元都花不起。還有十億人每天帶著飢餓入睡、另十億人每天喝不上一口乾淨的水。
全球每天每四人中,就有一人死於愛滋病、結核病、瘧疾,及不淨飲水傳染的疫病。
儘管美國過去十年來,連續六年經濟成長,股市、企業獲利紛紛創下歷史新高,勞動生產力也大幅提高。但平均薪資卻遲滯不漲,且全職就業但收入低於貧窮線下的人數增加了四%;負擔不起健保的就業人口也增加四%。這真是「大不平等」的年代。
大不平等的年代
這更是個不確定、不安全的年代。恐怖主義盛行之外,還有大規模毀滅性的武器、殺人無數的全球性傳染病盛行。但我想這種不安全感、不平等感,跟上個世紀比來,應該不算嚴重的。二十世紀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了一千兩百萬人,二次大戰又死了一千五至兩千萬,其中六百萬是猶太人。蘇聯革命的鬥爭犧牲二千萬人、柬普寨紅色革命屠殺另外二千萬人、中國文化大革命也有大規模的死亡。
跟二十世紀比來,我們的下一代因政治迫害死亡的人數應該不會更多。但因今天人與人、國與國的距離比過去更緊密,無辜的人遭難的機率,比以往更高而已。
身為哈佛畢業生,你們真是得天獨厚的一群,我希望你們都有金恩博士的夢想,擁抱曼德拉大和解的精神、支持波諾對窮人的關懷、追隨泰瑞莎修女深入民間的腳步。
事實上今天想做公益比以往容易,因社會上有更多公益團體,每個人很容易就參與並貢獻己力,而且只要大家有心,就可以攜手改變世界。
但我想提醒諸位,未來人類最大的挑戰,來自我們堅持人與人之間的不同,比共通的人性更重要,否則阻絕我們攜手共同解決人類共通的問題。
巴菲特靠的是機運?
我總統任期最後一年,投資最多的科學計劃是人類基因排序。結果發現人類三十億個基因庫中,類似性超過九九.九%。因此儘管你今天放眼有那麼不同的膚色、高度、廣度、裝扮,但我們之間的差異竟如此些微。
驚人的是,我們每天還花九○%的時間,去想我們之間小於○.一%的差別?為什麼我們每天生命中最在乎的,就是談話節目裡名嘴們,針對我們彼此間這小小不同的淺薄報導?他們就是想把每個人釘在我們生命中最低潮的那一刻。
別被枷鎖牽絆
我試著把生命中的那些低潮放下,下個月要去非洲推廣愛滋病治療計劃,並給今年八十九歲的曼德拉慶生。想到自己跟他有九九.九%的相似,真有些汗顏。正因為我們太在乎彼此間的差異,才會忘了生命的意義而拚命追求權勢。
一九六八年金恩博士受邀來此演講時,美國還深陷種族歧視。接下來十年是性別歧視、然後是同性戀歧視。我期待你們這班不被這些枷鎖牽掛。但這不容易,因我們很容易就以為:就是因為我們跟別人有那○.一%的差別,我們就值得比別人富裕、比別人幸福。
要注意這個陷阱,連巴菲特都決定捐出他九九%的錢,因他認為自己賺的這些錢,靠得都是天時地利的機運(because where he was born and when he was born),是意外而已。而他所從事行業的報酬,又剛好比他同時期的老師、警員、護士、醫師這些照顧社會更多的人多。
所以他決定把多賺的錢還給社會,即使剩下○.一%,也一輩子都花不完。他知道自己的成功得來不全靠自己的本事,而他對人性另外九九%的共通性讓他願意捐出所有。
好好享受你們眼前所有的好運、你們與別人○.一%的差異;但別忘了,另外那九九%的共通性,才是生命中更重要的意義。
source:天下雜誌 375 / 柯林頓:別在乎○‧一%的差別 / 2007.7.4
金恩博士認為,人是存在於彼此互聯的共生體系中,因此他所做的事都是無可逃避的該做之事。
另個偉人曼德拉,出身自南非的小部落,部落稱這無可逃避的互聯性為「吾幫圖」(ubuntu),意即「我因你存在」(I am because you are)。
這股力量也是讓泰瑞莎修女遠從阿爾巴尼亞,到世界最窮困的加爾各達去服務窮人的緣起。它更讓搖滾樂舞台上的波諾,開始關心愛滋病童、及一輩子無力追尋夢想的窮人。
這是個刺激有趣的年代。因為有那麼多不一樣的人生活在一起。環顧四周,我馬上感覺:這群人彼此間真是大不同啊。三十年前站在這裡演講的人,看到的差異性一定沒我多。
然而,這也是讓人沮喪的年代:儘管機會無限,但彼此間的不平等差距卻愈來愈大。世界仍有一半以上的人口,每天只能花二美元過日子,有十億人每天連一美元都花不起。還有十億人每天帶著飢餓入睡、另十億人每天喝不上一口乾淨的水。
全球每天每四人中,就有一人死於愛滋病、結核病、瘧疾,及不淨飲水傳染的疫病。
儘管美國過去十年來,連續六年經濟成長,股市、企業獲利紛紛創下歷史新高,勞動生產力也大幅提高。但平均薪資卻遲滯不漲,且全職就業但收入低於貧窮線下的人數增加了四%;負擔不起健保的就業人口也增加四%。這真是「大不平等」的年代。
大不平等的年代
這更是個不確定、不安全的年代。恐怖主義盛行之外,還有大規模毀滅性的武器、殺人無數的全球性傳染病盛行。但我想這種不安全感、不平等感,跟上個世紀比來,應該不算嚴重的。二十世紀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死了一千兩百萬人,二次大戰又死了一千五至兩千萬,其中六百萬是猶太人。蘇聯革命的鬥爭犧牲二千萬人、柬普寨紅色革命屠殺另外二千萬人、中國文化大革命也有大規模的死亡。
跟二十世紀比來,我們的下一代因政治迫害死亡的人數應該不會更多。但因今天人與人、國與國的距離比過去更緊密,無辜的人遭難的機率,比以往更高而已。
身為哈佛畢業生,你們真是得天獨厚的一群,我希望你們都有金恩博士的夢想,擁抱曼德拉大和解的精神、支持波諾對窮人的關懷、追隨泰瑞莎修女深入民間的腳步。
事實上今天想做公益比以往容易,因社會上有更多公益團體,每個人很容易就參與並貢獻己力,而且只要大家有心,就可以攜手改變世界。
但我想提醒諸位,未來人類最大的挑戰,來自我們堅持人與人之間的不同,比共通的人性更重要,否則阻絕我們攜手共同解決人類共通的問題。
巴菲特靠的是機運?
我總統任期最後一年,投資最多的科學計劃是人類基因排序。結果發現人類三十億個基因庫中,類似性超過九九.九%。因此儘管你今天放眼有那麼不同的膚色、高度、廣度、裝扮,但我們之間的差異竟如此些微。
驚人的是,我們每天還花九○%的時間,去想我們之間小於○.一%的差別?為什麼我們每天生命中最在乎的,就是談話節目裡名嘴們,針對我們彼此間這小小不同的淺薄報導?他們就是想把每個人釘在我們生命中最低潮的那一刻。
別被枷鎖牽絆
我試著把生命中的那些低潮放下,下個月要去非洲推廣愛滋病治療計劃,並給今年八十九歲的曼德拉慶生。想到自己跟他有九九.九%的相似,真有些汗顏。正因為我們太在乎彼此間的差異,才會忘了生命的意義而拚命追求權勢。
一九六八年金恩博士受邀來此演講時,美國還深陷種族歧視。接下來十年是性別歧視、然後是同性戀歧視。我期待你們這班不被這些枷鎖牽掛。但這不容易,因我們很容易就以為:就是因為我們跟別人有那○.一%的差別,我們就值得比別人富裕、比別人幸福。
要注意這個陷阱,連巴菲特都決定捐出他九九%的錢,因他認為自己賺的這些錢,靠得都是天時地利的機運(because where he was born and when he was born),是意外而已。而他所從事行業的報酬,又剛好比他同時期的老師、警員、護士、醫師這些照顧社會更多的人多。
所以他決定把多賺的錢還給社會,即使剩下○.一%,也一輩子都花不完。他知道自己的成功得來不全靠自己的本事,而他對人性另外九九%的共通性讓他願意捐出所有。
好好享受你們眼前所有的好運、你們與別人○.一%的差異;但別忘了,另外那九九%的共通性,才是生命中更重要的意義。
source:天下雜誌 375 / 柯林頓:別在乎○‧一%的差別 / 2007.7.4
Friday, July 20, 2007
山路
五萬人湧進了台中的露天劇場;有風,天上的雲在遊走,使得月光忽隱忽現,你注意到,當晚的月亮,不特別明亮,不特別油黃,也不特別圓滿,像一個用手掰開的大半邊葡萄柚,隨意被擱在一張桌子上,彷彿尋常家用品的一部分。一走進劇場,卻突然撲面而來密密麻麻一片人海,令人屏息震撼:五萬人同時坐下,即使無聲也是一個隆重的宣示。
歌聲像一條柔軟絲帶,伸進黑洞裏一點一點誘出深藏的記憶;群眾跟音樂打拍,和歌曲哼唱,哼唱時陶醉,鼓掌時動容,但沒有尖叫跳躍,也沒有激情推擠,這,是四五十歲的一代人。
老朋友蔡琴出場時,掌聲雷動,我坐在第二排正中,安靜地注視她,想看看——又是好久不見,她瘦了還是胖了?第一排兩個討厭的人頭擋住了視線,我稍稍挪動椅子,插在這兩個人頭的中間,才能把她看個清楚。今晚蔡琴一襲青衣,衣袂在風裏翩翩蝶動,顯得飄逸有致。
媒體湧向舞台前,鎂光燈爍爍閃個不停。她笑說,媒體不是為了她的「歌」而來的,是為了另一件「事」。然後音樂靜下,她開口清唱:「是誰在敲打我窗/是誰在撩動琴弦——」。蔡琴的聲音,有大河的深沉,黃昏的惆悵,又有宿醉難醒的纏綿。她低低地唱,餘音繚繞然後嘎然而止時,人們報以狂熱的掌聲。她說,你們知道的是我的歌,你們不知道的是我的人生,而我的人生對你們並不重要。
在海浪一樣的掌聲中,我沒有鼓掌,我仍舊深深地注視她。她說的「事」,是五十九歲的導演楊德昌的死。她說的「人生」,是她自己的人生;但是人生,除了自己,誰可能知道?一個曾經愛得不能自拔的人死了;蔡琴,你的哪一首歌,是在追悼,哪一首歌,是在告別,哪一首歌,是在重新許諾,哪一首歌,是在為自己作永恆的準備?
擋了我視線的兩個人頭,一個是胡志強的。一年前中風,他走路時有些微跛,使得他的背影看起來特別憨厚。他的身邊緊挨自己大難不死的妻,少了一條手臂。胡志強拾起妻的一隻纖弱的手,迎以自己一隻粗壯的手,兩人的手掌合起來鼓掌,是患難情深,更是歲月滄桑。
另一個頭,是馬英九的。能說他在跟五萬個人一起欣賞民歌嗎?還是說,他的坐,其實是奔波,他的熱鬧,其實是孤獨,他,和他的政治對手們,所開的車,沒有「R」檔,更缺空檔。
我們這一代人,錯錯落落走在歷史的山路上,前後拉得很長。同齡人推推擠擠走在一塊,或相濡以沫,或怒目相視。年長一點的默默走在前頭,或遲疑徘徊,或漠然而果決。前後雖隔數里,聲氣婉轉相通,我們是同一條路上的同代人。
蔡琴開始唱《恰似你的溫柔》,歌聲低迴流盪,人們開始和聲而唱:
某年某月的某一天 就像一張破碎的臉
難以開口道再見 就讓一切走遠
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們卻都沒有哭泣
讓它淡淡的來 讓它好好的去
我壓低帽緣,眼淚,實在忍不住了。今天是七月七號的晚上,前行者沈君山三度中風陷入昏迷的第二晚。這裏有五萬人幸福地歡唱,掌聲、笑聲、歌聲,混雜城市的燈火騰躍,照亮了粉紅色的天空。此刻,一輩子被稱為「才子」的沈君山,一個人在加護病房裏,一個人。
才子當然心裏冰雪般地透徹:有些事,只能一個人做。有些關,只能一個人過。有些路啊,只能一個人走。
source : 香港明報 / 龍應台專欄 / 2007.7.20
歌聲像一條柔軟絲帶,伸進黑洞裏一點一點誘出深藏的記憶;群眾跟音樂打拍,和歌曲哼唱,哼唱時陶醉,鼓掌時動容,但沒有尖叫跳躍,也沒有激情推擠,這,是四五十歲的一代人。
老朋友蔡琴出場時,掌聲雷動,我坐在第二排正中,安靜地注視她,想看看——又是好久不見,她瘦了還是胖了?第一排兩個討厭的人頭擋住了視線,我稍稍挪動椅子,插在這兩個人頭的中間,才能把她看個清楚。今晚蔡琴一襲青衣,衣袂在風裏翩翩蝶動,顯得飄逸有致。
媒體湧向舞台前,鎂光燈爍爍閃個不停。她笑說,媒體不是為了她的「歌」而來的,是為了另一件「事」。然後音樂靜下,她開口清唱:「是誰在敲打我窗/是誰在撩動琴弦——」。蔡琴的聲音,有大河的深沉,黃昏的惆悵,又有宿醉難醒的纏綿。她低低地唱,餘音繚繞然後嘎然而止時,人們報以狂熱的掌聲。她說,你們知道的是我的歌,你們不知道的是我的人生,而我的人生對你們並不重要。
在海浪一樣的掌聲中,我沒有鼓掌,我仍舊深深地注視她。她說的「事」,是五十九歲的導演楊德昌的死。她說的「人生」,是她自己的人生;但是人生,除了自己,誰可能知道?一個曾經愛得不能自拔的人死了;蔡琴,你的哪一首歌,是在追悼,哪一首歌,是在告別,哪一首歌,是在重新許諾,哪一首歌,是在為自己作永恆的準備?
擋了我視線的兩個人頭,一個是胡志強的。一年前中風,他走路時有些微跛,使得他的背影看起來特別憨厚。他的身邊緊挨自己大難不死的妻,少了一條手臂。胡志強拾起妻的一隻纖弱的手,迎以自己一隻粗壯的手,兩人的手掌合起來鼓掌,是患難情深,更是歲月滄桑。
另一個頭,是馬英九的。能說他在跟五萬個人一起欣賞民歌嗎?還是說,他的坐,其實是奔波,他的熱鬧,其實是孤獨,他,和他的政治對手們,所開的車,沒有「R」檔,更缺空檔。
我們這一代人,錯錯落落走在歷史的山路上,前後拉得很長。同齡人推推擠擠走在一塊,或相濡以沫,或怒目相視。年長一點的默默走在前頭,或遲疑徘徊,或漠然而果決。前後雖隔數里,聲氣婉轉相通,我們是同一條路上的同代人。
蔡琴開始唱《恰似你的溫柔》,歌聲低迴流盪,人們開始和聲而唱:
某年某月的某一天 就像一張破碎的臉
難以開口道再見 就讓一切走遠
這不是件容易的事 我們卻都沒有哭泣
讓它淡淡的來 讓它好好的去
我壓低帽緣,眼淚,實在忍不住了。今天是七月七號的晚上,前行者沈君山三度中風陷入昏迷的第二晚。這裏有五萬人幸福地歡唱,掌聲、笑聲、歌聲,混雜城市的燈火騰躍,照亮了粉紅色的天空。此刻,一輩子被稱為「才子」的沈君山,一個人在加護病房裏,一個人。
才子當然心裏冰雪般地透徹:有些事,只能一個人做。有些關,只能一個人過。有些路啊,只能一個人走。
source : 香港明報 / 龍應台專欄 / 2007.7.20
Tuesday, July 17, 2007
哈佛中輟生的遺憾
這句話我等了三十年才說:「老爸,跟你說我會回來拿到學位吧!」
感謝哈佛頒發的榮譽學位,以往大家都稱我是「哈佛最成功的中輟生」,看來在我這級的學生裡我算混得不錯,但我仍是「壞影響」,所以哈佛只請我在畢業典禮演講,若在開學典禮演講,那你們中間很多人都畢不了業了。
回想我在哈佛的日子很有趣,我常去旁聽沒學分的課,同學也常來我宿舍待到深夜,因為他們知道我早上不會早起。我也因此變成叛逆份子的領導,帶頭反對學校各種社交活動。
在哈佛印象最深刻的日子,是一九七五年一月,我從宿舍打電話給剛發明世界第一台個人電腦的阿布給克公司(Albuquerque),想幫他們寫軟體。當時擔心他們知道我從學生宿舍裡打電話,而掛我電話,沒想到他們說:「我們還沒準備好,下個月再聯絡。」
這也很好,因為我們軟體都還沒寫出來。從那一刻起,我日以繼夜地展開這個課外專案,結束了學院生涯,往未來的「微軟」開步走。
但今天想來,離開哈佛,我還是有個很大的遺憾。
遺憾沒學到世界不平等
那就是離開哈佛時,我沒學到這個世界是那麼不平等:財富、健康、機會上巨大的不平等,迫使百萬人一輩子都活在絕望裡。
我在哈佛的日子,學到了最新的政經理念、科學發明,但人類最偉大的進步,不在發現這些理念、發明,而在運用這些新發現去減少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。
無論是透過民主、公共教育、醫療體系,或提供經濟發展的機會,人類最高的成就應該是消弭彼此間的不平等。
我離開哈佛時,也不知道有上百萬美國青年無法上大學,更不知道這個世界上,還有數百萬人長久生活在貧窮、疾病的威脅下。
我花了幾十年,才學到這些。
今天哈佛的畢業生就不一樣了,你們比我們早知道世界有多不平等。我希望你們仔細想想,如何運用快速發展的科技,消弭愈來愈嚴重的不平等。
誰的命更值錢?
假如,你每個月都有幾小時、幾塊錢可以捐獻,仔細想想哪裡、哪些人最需要你的時間、金錢?這是我跟我太太現在每天的挑戰,哪裡最需要我們的資源?
過程中,我們讀到世界上還有數百萬兒童,每天死於我們以為已經從地球上消失的疫病:麻疹、肺結核、B型肝炎、黃熱症、瘧疾等。還有一種從沒聽過的傳染病:輪狀病毒兒童急性腹瀉(rotavirus),也每年讓五十萬兒童受感染死亡。
更嚇人的是,這些每年危害數百萬兒童的傳染病,世界應該優先提供疫苗或治療才對,事實卻不然。儘管救命的疫苗,每劑才花不到一美元,但就是沒人給他們施打。
人命的價值本該相同,但現實是:某些人的命比別人更值錢。我跟我太太可不同意,我們倆決定伸出援手。
現實之所以嚴酷,是因為市場認為救這些孩子沒有價值,政府也就不補助。而這些孩子的父母在市場經濟中沒有決定權,在體系裡也是沒有聲音的一群。
而你們跟我,是既有決定權、又有聲音的那群。
我們可以推動更有創意的資本主義體系,讓窮人也受照顧,應開放市場力量,讓大家都可以賺到一些利潤、過上日子,不平等自然就會改善。也該對各國政府施壓,要求提供納稅人更好的服務。我們應該設計既可賺取利潤、又可贏得選票的機制,來解決貧窮的問題,並提出消弭不平等的永續機制。
我很樂觀,但也有人認為希望渺茫:「不平等自古以來就存在,往後也是,因為大家根本不關心這個問題。」
我完全不同意這種說法。
我認為人類是很關懷彼此的。以往我們也許對身邊的人所遭遇的慘事不聞不問,那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,而不是不關心。若是知道能做什麼,大家一定會行動的。
行動的障礙不是缺少關懷,而是變革的路上充滿障礙。
另外今天大家關心的是「新聞」,摔一架飛機死亡的人數,跟大規模死於貧病的人數無法相比,但貧病死亡不是新聞,所以就上不了頭條。即使面對現實,也會被複雜的解決方案嚇倒而卻步,因此需找出不浪費我們「關懷」的具體行動步驟。
化繁為簡的行動步驟有四:決定目標、找出最有效的槓桿點、選擇理想的科技工具,同時聰明地運用手邊已有的工具(即使是最簡單的藥品、蚊帳等)。
改善不平等四步驟
愛滋病防治就是好例子。我們的終極目標是終結愛滋,但最有效的槓桿點是從預防著手,理想的科技工具是只注射一次就終身免疫的疫苗,因此政府、藥廠、基金會都贊助疫苗研究。但這需好幾十年,所以我們只好趕緊運用手上現有的工具:大量宣導人們避免從事高危險的行為。
認清這個折衷目標後,又重新回到行動的四步驟原則,成功關鍵是不同的思考、執行,絕不能像上個世紀處理瘧疾、肺結核那樣半途而廢。
最後一個步驟(確認問題且找出行動方案後)就是評估我們行動的效果,並分享成功、失敗的經驗。記得必須要有統計數字,告訴別人你給幾百萬兒童施打了疫苗後,減少疫病的死亡率多少。除了對行動計劃的改善有幫助,也會吸引更多企業、政府的贊助。
數字之外,還要講述對人的真實影響,讓贊助者了解我們的行動除了救命之外,對家庭、社會的影響。
幾年前,記得我在達弗市(世界經濟論壇年會)參加一個討論全球健康的論壇,現場冷清、無聊得我差點受不了。那之前,我剛參加過另個宣布微軟新產品的大會,場子裡大家又叫又跳,興奮得不得了。我很高興大家對軟體產品那麼熱衷,但為什麼人們對解救上兆、上億人生命的工作那麼冷淡?
原因是你若不能讓大家看到、感覺到這個行動的效果、影響層面,就很難感動人。感動人是個很困難的工作。
但我還是很樂觀。的確,不平等是個普世的困境,但我們身邊也有很多有用的新工具,讓我們的關懷不被浪費。生物科技、電腦、網際網路上不斷的創新,已經改寫了我們的新世紀,讓我們更有能力解決赤貧、疫病的世紀難題。
世界對有權人的期望
六十年前,馬歇爾也在哈佛畢業典禮上,宣布要對戰後的歐洲提供經濟援助,他說,「我們面對的問題真是無比艱鉅、複雜,媒體大量的新聞,更讓大眾看不清到底問題多嚴重,事實上問題大得無法清楚掌握。」
三十年後,我從哈佛退學那年,新電腦的發明讓馬歇爾的世界可以用更小、更清楚、更無遠弗屆的方式掌握。廉價個人電腦連成的網路,讓更多人可以有效學習、溝通,並可透過這個網路集合眾人的創意、想法,共同解決問題。
老師、同學們,我相信大家已經很努力在改善世界了,但我們可以做得更多,往後可以走得更遠,幫助更多沒聽過「哈佛」這個名字的人。
我呼籲哈佛的知識界領導人們,未來在聘用新師資、拔選新教授、審核課程、給予學位時,都自問:我們偉大的心智是否可用來解決世界最大的問題?是否應鼓勵哈佛教職員參與改善世界的不平等?哈佛學生是否應關心世界貧窮、飢餓、清淨水源缺乏、小女孩不准上學、兒童死亡率等問題有多嚴重?
全球最優越的一群人,是否該對世界最悲慘的那群人有更多了解?
我母親對我上哈佛很驕傲,但她總逼我要為別人多想、多貢獻。我結婚幾天前,罹患末期癌症的她,公開念出一封寫給媳婦的信,信尾寫得是:「上天給得愈多、期望也就愈高。」
今天聚在這裡的大家,無論在才識、背景、機會都是上上之選,因此世界對我們的期望,也非常的高。
別被問題的複雜打敗,主動起而行動,這會是你生命中一次偉大的經驗。
我也希望三十年後,你們回到哈佛來細數自己過去的歲月,屆時你們計較的不光是專業上的成就,而是為改善世界最深沈的不平等做了多少貢獻,你對地球另一端那群跟你毫無關係、沒有共通點的人,有什麼樣的對待。
source:天下雜誌 375 / 比爾蓋茲:哈佛中輟生的遺憾 / 2007.7.4
感謝哈佛頒發的榮譽學位,以往大家都稱我是「哈佛最成功的中輟生」,看來在我這級的學生裡我算混得不錯,但我仍是「壞影響」,所以哈佛只請我在畢業典禮演講,若在開學典禮演講,那你們中間很多人都畢不了業了。
回想我在哈佛的日子很有趣,我常去旁聽沒學分的課,同學也常來我宿舍待到深夜,因為他們知道我早上不會早起。我也因此變成叛逆份子的領導,帶頭反對學校各種社交活動。
在哈佛印象最深刻的日子,是一九七五年一月,我從宿舍打電話給剛發明世界第一台個人電腦的阿布給克公司(Albuquerque),想幫他們寫軟體。當時擔心他們知道我從學生宿舍裡打電話,而掛我電話,沒想到他們說:「我們還沒準備好,下個月再聯絡。」
這也很好,因為我們軟體都還沒寫出來。從那一刻起,我日以繼夜地展開這個課外專案,結束了學院生涯,往未來的「微軟」開步走。
但今天想來,離開哈佛,我還是有個很大的遺憾。
遺憾沒學到世界不平等
那就是離開哈佛時,我沒學到這個世界是那麼不平等:財富、健康、機會上巨大的不平等,迫使百萬人一輩子都活在絕望裡。
我在哈佛的日子,學到了最新的政經理念、科學發明,但人類最偉大的進步,不在發現這些理念、發明,而在運用這些新發現去減少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。
無論是透過民主、公共教育、醫療體系,或提供經濟發展的機會,人類最高的成就應該是消弭彼此間的不平等。
我離開哈佛時,也不知道有上百萬美國青年無法上大學,更不知道這個世界上,還有數百萬人長久生活在貧窮、疾病的威脅下。
我花了幾十年,才學到這些。
今天哈佛的畢業生就不一樣了,你們比我們早知道世界有多不平等。我希望你們仔細想想,如何運用快速發展的科技,消弭愈來愈嚴重的不平等。
誰的命更值錢?
假如,你每個月都有幾小時、幾塊錢可以捐獻,仔細想想哪裡、哪些人最需要你的時間、金錢?這是我跟我太太現在每天的挑戰,哪裡最需要我們的資源?
過程中,我們讀到世界上還有數百萬兒童,每天死於我們以為已經從地球上消失的疫病:麻疹、肺結核、B型肝炎、黃熱症、瘧疾等。還有一種從沒聽過的傳染病:輪狀病毒兒童急性腹瀉(rotavirus),也每年讓五十萬兒童受感染死亡。
更嚇人的是,這些每年危害數百萬兒童的傳染病,世界應該優先提供疫苗或治療才對,事實卻不然。儘管救命的疫苗,每劑才花不到一美元,但就是沒人給他們施打。
人命的價值本該相同,但現實是:某些人的命比別人更值錢。我跟我太太可不同意,我們倆決定伸出援手。
現實之所以嚴酷,是因為市場認為救這些孩子沒有價值,政府也就不補助。而這些孩子的父母在市場經濟中沒有決定權,在體系裡也是沒有聲音的一群。
而你們跟我,是既有決定權、又有聲音的那群。
我們可以推動更有創意的資本主義體系,讓窮人也受照顧,應開放市場力量,讓大家都可以賺到一些利潤、過上日子,不平等自然就會改善。也該對各國政府施壓,要求提供納稅人更好的服務。我們應該設計既可賺取利潤、又可贏得選票的機制,來解決貧窮的問題,並提出消弭不平等的永續機制。
我很樂觀,但也有人認為希望渺茫:「不平等自古以來就存在,往後也是,因為大家根本不關心這個問題。」
我完全不同意這種說法。
我認為人類是很關懷彼此的。以往我們也許對身邊的人所遭遇的慘事不聞不問,那是因為我們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,而不是不關心。若是知道能做什麼,大家一定會行動的。
行動的障礙不是缺少關懷,而是變革的路上充滿障礙。
另外今天大家關心的是「新聞」,摔一架飛機死亡的人數,跟大規模死於貧病的人數無法相比,但貧病死亡不是新聞,所以就上不了頭條。即使面對現實,也會被複雜的解決方案嚇倒而卻步,因此需找出不浪費我們「關懷」的具體行動步驟。
化繁為簡的行動步驟有四:決定目標、找出最有效的槓桿點、選擇理想的科技工具,同時聰明地運用手邊已有的工具(即使是最簡單的藥品、蚊帳等)。
改善不平等四步驟
愛滋病防治就是好例子。我們的終極目標是終結愛滋,但最有效的槓桿點是從預防著手,理想的科技工具是只注射一次就終身免疫的疫苗,因此政府、藥廠、基金會都贊助疫苗研究。但這需好幾十年,所以我們只好趕緊運用手上現有的工具:大量宣導人們避免從事高危險的行為。
認清這個折衷目標後,又重新回到行動的四步驟原則,成功關鍵是不同的思考、執行,絕不能像上個世紀處理瘧疾、肺結核那樣半途而廢。
最後一個步驟(確認問題且找出行動方案後)就是評估我們行動的效果,並分享成功、失敗的經驗。記得必須要有統計數字,告訴別人你給幾百萬兒童施打了疫苗後,減少疫病的死亡率多少。除了對行動計劃的改善有幫助,也會吸引更多企業、政府的贊助。
數字之外,還要講述對人的真實影響,讓贊助者了解我們的行動除了救命之外,對家庭、社會的影響。
幾年前,記得我在達弗市(世界經濟論壇年會)參加一個討論全球健康的論壇,現場冷清、無聊得我差點受不了。那之前,我剛參加過另個宣布微軟新產品的大會,場子裡大家又叫又跳,興奮得不得了。我很高興大家對軟體產品那麼熱衷,但為什麼人們對解救上兆、上億人生命的工作那麼冷淡?
原因是你若不能讓大家看到、感覺到這個行動的效果、影響層面,就很難感動人。感動人是個很困難的工作。
但我還是很樂觀。的確,不平等是個普世的困境,但我們身邊也有很多有用的新工具,讓我們的關懷不被浪費。生物科技、電腦、網際網路上不斷的創新,已經改寫了我們的新世紀,讓我們更有能力解決赤貧、疫病的世紀難題。
世界對有權人的期望
六十年前,馬歇爾也在哈佛畢業典禮上,宣布要對戰後的歐洲提供經濟援助,他說,「我們面對的問題真是無比艱鉅、複雜,媒體大量的新聞,更讓大眾看不清到底問題多嚴重,事實上問題大得無法清楚掌握。」
三十年後,我從哈佛退學那年,新電腦的發明讓馬歇爾的世界可以用更小、更清楚、更無遠弗屆的方式掌握。廉價個人電腦連成的網路,讓更多人可以有效學習、溝通,並可透過這個網路集合眾人的創意、想法,共同解決問題。
老師、同學們,我相信大家已經很努力在改善世界了,但我們可以做得更多,往後可以走得更遠,幫助更多沒聽過「哈佛」這個名字的人。
我呼籲哈佛的知識界領導人們,未來在聘用新師資、拔選新教授、審核課程、給予學位時,都自問:我們偉大的心智是否可用來解決世界最大的問題?是否應鼓勵哈佛教職員參與改善世界的不平等?哈佛學生是否應關心世界貧窮、飢餓、清淨水源缺乏、小女孩不准上學、兒童死亡率等問題有多嚴重?
全球最優越的一群人,是否該對世界最悲慘的那群人有更多了解?
我母親對我上哈佛很驕傲,但她總逼我要為別人多想、多貢獻。我結婚幾天前,罹患末期癌症的她,公開念出一封寫給媳婦的信,信尾寫得是:「上天給得愈多、期望也就愈高。」
今天聚在這裡的大家,無論在才識、背景、機會都是上上之選,因此世界對我們的期望,也非常的高。
別被問題的複雜打敗,主動起而行動,這會是你生命中一次偉大的經驗。
我也希望三十年後,你們回到哈佛來細數自己過去的歲月,屆時你們計較的不光是專業上的成就,而是為改善世界最深沈的不平等做了多少貢獻,你對地球另一端那群跟你毫無關係、沒有共通點的人,有什麼樣的對待。
source:天下雜誌 375 / 比爾蓋茲:哈佛中輟生的遺憾 / 2007.7.4
心靈的X光
今日獨立
如果你們期待我今天要講的題目是「如何作一個好醫生」,你猜錯了。我不會那麼笨,跟你們在座的醫學院的傑出教授們去比賽講這種題目,因為我一定輸,我是行外人。
事實上,你們今天坐在這裡的身分,究竟是什麼呢?難道僅只是「未來的醫生」這樣一個單一身分──不可能吧?我想,一定有很多更寬的可能來界定今天坐在這裡的你;譬如說,今天是你在經濟上依賴別人的最後一天,也是你人生獨立的第一天。
或者說,從今天起,你不再被當作某個學校的學生,某個人的兒女,而是你單獨的自己──成功也是你,失敗也是你,墮落時誰也救不了你;從今天起,不再有別人為你負責。我們甚至也可以說,今天的你,是一個人,站在制度性學習的終點,自主性學習的起點?
我不認為對醫學院的畢業生就非談「如何作一個好醫生」不可,因為,職業只是一個人的人生中的一部份,絕不是全部。在你作醫生的時候,你必定同時還有好幾重身分,這些身分,不見得比你醫生的身分來得不重要:你是一個國家的公民──你是否知道如何作一個好公民?
你一定是人家的妻子或丈夫或堅決不婚的情人伙伴──你是否知道如何作一個成熟的負責的伴侶?你一定還有幾十年的時間是人家的兒女──你是否知道如何作一個好兒女?你可能很快成為別人的父親和母親──你又是否知道如何做好父親和母親?更關鍵的,今天是你的「獨立日」──你是否知道如何做好一個獨立的、完整的人呢?
因此,今天是什麼日子?我認為,是你們從幼稚園到大學長達二十多年「制度性」教育的畢業典禮,同時是「自主性」教育的開學典禮。我今天的題目是,「制度性教育該教而沒有教的兩件事」:
仰觀宇宙之大
第一,它教你如何與別人相處,沒有教你如何與自己相處。
合群,曾經是我們從小到大「德育」的核心。個人在群體中如何進退貫穿整個儒家思想,但是儒家極其講究的個人修身、慎獨的部份,在現代化的社會裡,卻被忽視。
我們是一個習慣群聚的社會。在行為舉止上,我們喜歡熱鬧,享受呼朋喚友的歡樂。在思想判斷上,我們用「集體公審」或者「拉幫結派」的方式思考事情。在時間的分配上,我們的學習表塞滿課程和活動;在空間配置上,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與群體「相濡以沫」。
獨思的時間,獨處的空間,不在我們的學程設計裡。
把這個問題說得最透徹的,我認為是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。他在一九四一年就指出當時的大學課程設計是有問題的,因為課程以「滿」為目標,不給學生「獨思」的時間:
仰觀宇宙之大,俯察品物之盛,而自審其一人之生應有之地位,非有閒暇不為也。縱探歷史之悠久,文教之累積,?索人我關係之複雜,社會問題之繁變,而思對此悠久與累積者宜如何承襲擷取而有所發明,對複雜繁變者宜如何應對而知所排解,非有閒暇不為也;人生莫非學問也,能自作觀察、欣賞、沉思、體會者,斯得之。」
在你們七年醫學院的學習過程中,諸位想必學到了各種技術,但是,「仰觀宇宙之大,俯察品物之盛,而自審一人之生應有之地位」,重不重要?大學是否教了你?「綜觀歷史之悠久,文教之累積,橫索人我關係之複雜,社會問題之繁變」,在你的解剖學、病理學、臨床課程裡,是否有一點點入門?在整整七年的培養中,請問百分之幾的時間,是讓你用在「觀察、欣賞、沈思、體會」之中?
再請問,一個不懂得「觀察、欣賞、沈思、體會」的人,可不可能是一個好的醫生?或者說,一個沒有能力「仰觀宇宙之大,俯察品物之盛」而對自己的「存在」狀態有所思索的人,會是一個第幾流的醫生?
大學課程不容許學生有時間作個人修身的「獨思」,它同時不允許學生有獨處的空間。四年或七年大學生涯,大半在喧嘩而流動的群聚中度過,自己對自己的檢討、探索、深思,難有空間。對此,梅貽琦感嘆極深:
人生不能離群,而自修不能無獨……。至情緒之制裁,意志之磨勵,則固為我一身一心之事,他人之於我,至多亦只所以相督勵,示鑑戒而已。自「慎獨」之教亡,而學子乃無復有「獨」之機會,亦無復作「獨」之企求;無復知人我之間精神上與實際上應有之充分之距離,適當之分寸……,乃至於學問見識一端,亦但知從眾而不知從己,但知附和而不敢自作主張,力排眾議。晚近學術界中,每多隨波逐浪之徒,而少砥柱中流之輩。
「慎獨」,其實就是在孤獨、沈澱的內在宇宙裡審視自己在環境中的處境,剖析人我之間的關係,判別是非對錯的細微分野,「慎獨」是修練,使人在群體的沈溺和喧鬧中,保持清醒。這,大學教了你嗎?「情緒之制裁,意志之磨勵」,在不在大學的課程裡?
「只知從眾而不知從己」的人,不知「人我之間精神與實踐上應有之充分之距離」的人,請告訴我,會是一個第幾流的醫生?
紐約市長布倫伯格是紐約市立大學今年畢業典禮上的演講人。他送給畢業生的「金玉良言」是:「成功的祕訣其實很簡單,就是,你要比別人打拚。如果你比辦公室裡所有同事都早到,都晚退,而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沒請過一天病假──你就一定會成功!」
source:天下雜誌 375 / 龍應台:心靈的X光 / 2007.7.4
如果你們期待我今天要講的題目是「如何作一個好醫生」,你猜錯了。我不會那麼笨,跟你們在座的醫學院的傑出教授們去比賽講這種題目,因為我一定輸,我是行外人。
事實上,你們今天坐在這裡的身分,究竟是什麼呢?難道僅只是「未來的醫生」這樣一個單一身分──不可能吧?我想,一定有很多更寬的可能來界定今天坐在這裡的你;譬如說,今天是你在經濟上依賴別人的最後一天,也是你人生獨立的第一天。
或者說,從今天起,你不再被當作某個學校的學生,某個人的兒女,而是你單獨的自己──成功也是你,失敗也是你,墮落時誰也救不了你;從今天起,不再有別人為你負責。我們甚至也可以說,今天的你,是一個人,站在制度性學習的終點,自主性學習的起點?
我不認為對醫學院的畢業生就非談「如何作一個好醫生」不可,因為,職業只是一個人的人生中的一部份,絕不是全部。在你作醫生的時候,你必定同時還有好幾重身分,這些身分,不見得比你醫生的身分來得不重要:你是一個國家的公民──你是否知道如何作一個好公民?
你一定是人家的妻子或丈夫或堅決不婚的情人伙伴──你是否知道如何作一個成熟的負責的伴侶?你一定還有幾十年的時間是人家的兒女──你是否知道如何作一個好兒女?你可能很快成為別人的父親和母親──你又是否知道如何做好父親和母親?更關鍵的,今天是你的「獨立日」──你是否知道如何做好一個獨立的、完整的人呢?
因此,今天是什麼日子?我認為,是你們從幼稚園到大學長達二十多年「制度性」教育的畢業典禮,同時是「自主性」教育的開學典禮。我今天的題目是,「制度性教育該教而沒有教的兩件事」:
仰觀宇宙之大
第一,它教你如何與別人相處,沒有教你如何與自己相處。
合群,曾經是我們從小到大「德育」的核心。個人在群體中如何進退貫穿整個儒家思想,但是儒家極其講究的個人修身、慎獨的部份,在現代化的社會裡,卻被忽視。
我們是一個習慣群聚的社會。在行為舉止上,我們喜歡熱鬧,享受呼朋喚友的歡樂。在思想判斷上,我們用「集體公審」或者「拉幫結派」的方式思考事情。在時間的分配上,我們的學習表塞滿課程和活動;在空間配置上,我們無時無刻不在與群體「相濡以沫」。
獨思的時間,獨處的空間,不在我們的學程設計裡。
把這個問題說得最透徹的,我認為是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。他在一九四一年就指出當時的大學課程設計是有問題的,因為課程以「滿」為目標,不給學生「獨思」的時間:
仰觀宇宙之大,俯察品物之盛,而自審其一人之生應有之地位,非有閒暇不為也。縱探歷史之悠久,文教之累積,?索人我關係之複雜,社會問題之繁變,而思對此悠久與累積者宜如何承襲擷取而有所發明,對複雜繁變者宜如何應對而知所排解,非有閒暇不為也;人生莫非學問也,能自作觀察、欣賞、沉思、體會者,斯得之。」
在你們七年醫學院的學習過程中,諸位想必學到了各種技術,但是,「仰觀宇宙之大,俯察品物之盛,而自審一人之生應有之地位」,重不重要?大學是否教了你?「綜觀歷史之悠久,文教之累積,橫索人我關係之複雜,社會問題之繁變」,在你的解剖學、病理學、臨床課程裡,是否有一點點入門?在整整七年的培養中,請問百分之幾的時間,是讓你用在「觀察、欣賞、沈思、體會」之中?
再請問,一個不懂得「觀察、欣賞、沈思、體會」的人,可不可能是一個好的醫生?或者說,一個沒有能力「仰觀宇宙之大,俯察品物之盛」而對自己的「存在」狀態有所思索的人,會是一個第幾流的醫生?
大學課程不容許學生有時間作個人修身的「獨思」,它同時不允許學生有獨處的空間。四年或七年大學生涯,大半在喧嘩而流動的群聚中度過,自己對自己的檢討、探索、深思,難有空間。對此,梅貽琦感嘆極深:
人生不能離群,而自修不能無獨……。至情緒之制裁,意志之磨勵,則固為我一身一心之事,他人之於我,至多亦只所以相督勵,示鑑戒而已。自「慎獨」之教亡,而學子乃無復有「獨」之機會,亦無復作「獨」之企求;無復知人我之間精神上與實際上應有之充分之距離,適當之分寸……,乃至於學問見識一端,亦但知從眾而不知從己,但知附和而不敢自作主張,力排眾議。晚近學術界中,每多隨波逐浪之徒,而少砥柱中流之輩。
「慎獨」,其實就是在孤獨、沈澱的內在宇宙裡審視自己在環境中的處境,剖析人我之間的關係,判別是非對錯的細微分野,「慎獨」是修練,使人在群體的沈溺和喧鬧中,保持清醒。這,大學教了你嗎?「情緒之制裁,意志之磨勵」,在不在大學的課程裡?
「只知從眾而不知從己」的人,不知「人我之間精神與實踐上應有之充分之距離」的人,請告訴我,會是一個第幾流的醫生?
紐約市長布倫伯格是紐約市立大學今年畢業典禮上的演講人。他送給畢業生的「金玉良言」是:「成功的祕訣其實很簡單,就是,你要比別人打拚。如果你比辦公室裡所有同事都早到,都晚退,而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沒請過一天病假──你就一定會成功!」
source:天下雜誌 375 / 龍應台:心靈的X光 / 2007.7.4
Subscribe to:
Posts (Atom)